ID: 22632851

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3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测试2 培优(含解析)

日期:2025-04-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4866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解析,培优,测试,特性,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三单元测试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伞的重量是10kg。那在下落阶段,运动员的质量(  ) A.等于0kg B.等于80kg C.等于70kg D.等于60kg 【答案】C 【解析】质量是物质本身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那在下落阶段,虽然它的位置改变,但是运动员的质量保持不变,还是70kg,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 2.(2023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答案】B 【解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A.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该反应有新物质葡萄糖和氧气生成,是化学变化,属于利用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利用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了它不支持燃烧这一化学性质,以及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质量增大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AB.根据质量的属性分析水的质量变化,根据分析体积的变化; CD.物理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水从玻璃态变成普通状态时,质量保持不变,且水的密度不变。根据可知,水的体积不变,故A、B错误; CD.水从液态变成玻璃态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2020七下·海宁月考)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生水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此杯子在缺水的干旱地区能自动“生”水 【答案】D 【解析】A.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C.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根据水的来源判断。 【解答】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放热后,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所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杯中生水的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缺水的干旱地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很小,因此很难自动成水,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七下·镇海区期末)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