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蛟龙”探海 “蛟龙”探海 同学们,深海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中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为中国人打开了进入海底的大门。随着“蛟龙探海”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科技在深海事业上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第一”。 蛟龙探海,我们心潮澎湃,大洋深处,纵横龙的气概;蛟龙探海,谁是主宰,大洋深处,绽放龙的豪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蛟龙”探海》,感受“蛟龙号”探海时的壮举。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重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1 2 BY YUSHEN 许晨,男,1955年8月生,德州市陵城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职称。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期刊及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山东文学》杂志社原社长、主编,国内著名文化社团国文社文学顾问。1989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2003年4月至12月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青岛市十二届政协委员、市拔尖人才,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为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为7 000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中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型较娇小,空重不超过22吨,但最大荷载却是240千克,其最大速度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 蛟龙 憧憬 蹒跚 蓦然 矗立 瞩目 突袭 宏图 浩瀚 绘声绘色 淋漓尽致 门槛 波澜起伏 劈波斩浪 (chōng jǐng) (pán shān) (mò) (chù) (zhǔ) (xí) (hóng) (hàn) (huì) (lín lí) (kǎn) (lán) (pī) (jiāo) 憧憬: 蹒跚: 蓦然: 矗立: 宏图: 浩瀚: 向往。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突然、猛然。 高耸地立着。 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 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绘声绘色: 淋漓尽致: 波澜起伏: 劈波斩浪: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比喻文艺作品情节曲折。 船只行进时冲开波浪,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 ) 第二部分( 2—20 ) 第三部分( 21 ) 人类对海洋的永恒向往和无尽探索。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潜7000米的过程,“神舟”“蛟龙”通话。 对我国一天内诞生两项奇迹的骄傲和自豪。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主要记叙了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潜7000米的过程及意义。 1.文章第2段为什么写大洋深海中相继出现的美国人、俄罗斯人、法国人和日本人的身影? 写深达1 000米、3 000米、6 000米的大洋深海中,相继出现的美国人、俄罗斯人、法国人和日本人的身影,是为写后文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潜7 000米做铺垫,也说明中国人在深层探海方面势在必行。 2.文章第5段中为什么写“大海如同一个情绪善变的孩子,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 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潜的艰难。 3.阅读第7段,思考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 000米有何意义? 征服这条海沟,下潜至7 000米,将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工作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 4.海试地点距离出发港口万里之遥,为什么说是“亲近”的? 从距离上讲,海试地点距离出发港口确实十分遥远,但从情感上说,“蛟龙号”海试团队经过很多次的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