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4735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9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开学,答案,试题,语文,质量检测
  • cover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下,只要谈到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就不能不提及“中国式童年”。“中国式童年”指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孩子映现在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生存、发展状况。其内涵除中国当代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所衍生的复杂多样的童年面相之外,还包括中国儿童斑驳、苍凉的历史存在与丰沛、昂扬的未来趋向。 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童年并非自然存在,而是由社会、政治、历史和道德等所共同建构。在此背景下,童年不仅表现出文化多样性,同时也内含民族差异性。以此为参照,“中国式童年”可从空间与时间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中,“中国式童年”的空间涵义,在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形态大体呈示出乡土童年、城市童年、边际童年三种样貌。其中,乡土童年是指以乡村为具体生活空间而展开的童年生活现实;城市童年是指以城市、城镇为生活空间而绵延开来的童年生活图景;而边际童年则是指处于不断流动、变迁中的童年生活境遇。“中国式童年”的时间意义主要指近代以来,中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生活所赋予童年的形貌特征和文化内涵。大体可分为历史童年、现实童年和未来(想象)童年三种样态,“审视、眷念的过去”“自在、自为的现在”“憧憬、追索的将来”。上述“中国式童年”之时空内涵及不同样态立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且植根于近代以来中国不同时期社会生活、文化语境,呈示着丰饶、芜杂、昂扬、斑驳的多元样貌,甚而还代表着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寻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和未来愿景。 由此,“‘中国式童年’镜像”所指涉的就并非单层面中国少年儿童现实生存“映像”,而是以之为核心,向前追溯到近代以来中国儿童驳杂的历史面相,向后延展到中国孩子丰瞻之成长愿景,在整体结构上涵盖了本土童年历史记忆、生活实践、观念嬗变、精神探索等诸多层面的复合性文化现象与审美资源。 “中国式童年”既是现实层面的文化存在,也是审美意义上的“镜像”表达,其所体现的不仅是原创儿童文学的普通文学职能,更是其回溯历史、直面当下、建构未来的审美尺度与价值取向。换言之,就是原创儿童文学“中国式童年”文学表达既要在内容层面透视历史童年、贴近现实童年、描绘未来童年;在形式层面注重对多元芜杂童年现象的细致描摹,注重情节内涵的挖掘、童年形象的塑造与语言趣味的营造;还要在价值层面审视现实童年的种种困境、危机,关切现实中儿童心灵的诸多迷惘、希冀,并以审美方式予以观照、透视和引领,以期更好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审美体验的诉求、心灵升腾的渴望。 通观新世纪以来的原创儿童文学审美书写,不难发现,“中国式童年”文学表达呈现着星光灿烂和暗影憧憧的双重“镜像”:一方面,创作队伍持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扩容,各种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不同风格的儿童文学书写相映生辉。这些无不彰显着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的繁茂与兴盛。另一方面,“中国式童年”文学表达也呈现出种种矛盾、失衡症候,“题材偏好”“热点聚焦”“主题先行”等现象一直隐匿其中。比如,举凡“乡村童年”范畴内各种题材内容,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都有涉及;城市童年和边际童年书写则不仅作品数量偏少,而且全面、深入揭示城市儿童和边际孩子生存状态的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造成上述新时代原创儿童文学“隐忧”的原因颇为复杂。这其中,来自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等层面的影响固然不容忽视,但作为创作主体的儿童文学作家对“中国式童年”多维文化内涵、多种审美需求、多项生活实践、多元价值取向缺乏准确理解、深入把握、全面应对、独特表达,则是深层原因所在。这一点,正如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