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1.运用碳循环过程与温室效应过程图,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碳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2.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区域认知) 3.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关注碳排放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关注全球变暖问题,加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念。(人地协调观) 4.通过生活观察与调查,了解身边与国际上的碳排放有关情况,结合区域背景探讨不同主体应对碳减排起到的作用,增强区域认知,提升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 课标定向 素养导引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 碳循环 2 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3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4 国际减排合作 夏天来了,很多同学梦想中的状态应该是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上一趴。你家空调设置的温度是多少?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空调开机时间越来越长,空调开机时间较长,对气候变暖会有什么影响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家应该怎么做?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5-P91,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为什么要降低碳排放? 具体措施? ?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5-P91,回答以下问题: 1.碳有哪些存在形式? 2.二氧化碳有何作用? 3.人类活动怎么影响碳含量? 4.碳排放超标会有何影响? ? 地球上的碳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 碳循环的概念:碳元素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转移和交换的过程。 碳循环 1.碳存在形式 2.碳循环的概念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4.碳库的特点 地球上最大的碳库,碳主要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 地球上最小的碳库,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 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子碳库组成,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是地球上第二大碳库,以多种形式存在。 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中存储碳的载体称为碳库。 分类:岩石圈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大气碳库 碳库 地球上最大的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化石燃料,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9%。这两个库中的碳活动缓慢,实际上起着贮存库的作用。 地球上还有三个碳库: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这三个库中的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容量小而活跃,实际上起着交换库的作用。 3.碳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又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返回到大气中。 碳循环 3.碳循环过程 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碳固定在生物体内; ②有些生物在地壳运动中被掩埋而形成化石燃料; ③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的燃烧,都能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重新返回到大气中。 碳循环 4.碳循环的过程 组成碳循环的各子循环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人和动物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将氧气释放回大气中。 岩石、土壤、植物和动物残体等物质分解时,碳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二氧化碳也在大气和海洋之间交换。→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海洋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海洋生物残体在海洋沉积并通过地质作用形成化石燃料石油、 天然气; 陆地植物残体经过地质作用形成化石燃料煤炭。化石燃料燃烧又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 各子循环系统之间的碳循环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各子循环系统之间的碳循环是通过人和动植物、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2009 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结束之后,“低碳”概念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有关专家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