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和 句 式 。 2.品读课文,把握鲲鹏的形象。 (重点) 3.欣赏庄子笔下雄奇瑰丽的浪 漫想象。 (难点) 儒家:孔丘、孟轲、荀况 墨家:墨翟 法家:韩非、商鞅 兵家:孙武、孙膑 名家:惠施 纵横家:苏秦、张仪、公孙衍 杂家:吕不韦 道 家 : 老聃 、庄周、列御寇 作者简介 诸子 百家 (1)庄子做过漆园吏。 (2)庄子的主要观点有二:逍遥、齐物。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一(唐)温庭筠 (3)南华,即《南华经》,也就是《庄子》。 (4)《庄子》第一篇《逍遥游》 一 “无待”才能真逍遥。 →忘情岂我辈,分已愧庄周。———(明) 王世 贞 (5)《庄子》第二篇《齐物论》 (平齐万物的观点)———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三句话教你读懂庄子 →十分漆园学得五,逍遥犹可物难齐。一(明)袁宏道 因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又称《南华经》。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 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闲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 缚地、无所依赖、自由自在地活动,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 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 争也空前残酷。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在 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的自由环境里寻求解脱。因此他写出了 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三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 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 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āi 也,生物/之以 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yé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疏通文意 “冥”同“溟”,海。 大鱼名。 表顺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 名 振奋,这里指 传说中的大鸟名。 用力鼓动翅膀。 悬 挂 。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表修饰。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 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 长到几千里;当它振翅奋飞时,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 的 云 。 译文: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飞往南海。南海 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 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是鸟也,海运则将 这 。 记载怪异的事 物。志,记载。 志怪者也。 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 迁 移 。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 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天然形成 的 水 池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旋风 《谐》之 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扶摇 击水,拍打水面。 盘旋 凭 借 。 飞翔 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表修饰 。 气息 , 这里指风 。 离开 。 译文:这本书上记载说: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 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 的大风。”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 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 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 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尽头 这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疏通文意 真正的 山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