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时空观念 二、考点梳理 考点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评价: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2.早期革命活动 (1)成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2)发动起义: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 (3)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成立 1905年8月,日本东京 纲领 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机关报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用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4)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考点2辛亥革命 1.背景:革命志士的奋斗。 名称 结果或意义 萍浏醴起义 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绍兴起义 徐锡麟、秋瑾遇难 广西镇南关起义 失败 黄花岗起义 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首义———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3.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考点3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 (1)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2)评价: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2)评价: 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②评价: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力。 考点4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 事件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背景 袁世凯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派人刺杀宋教仁,镇压国民党 袁世凯复辟帝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准备于1916年称帝 时间 1913年 1915-1916年 人物 孙中山、黄兴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结果 被镇压 取得胜利 性质 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的武装斗争 2.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主要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 (3)影响: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三、课堂训练 1.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 100 周年,被誉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引领了一群革命党人为我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孙先生逝世时我国人民革命目标是( ) A.进行思想解放运动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如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性质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强学会 D.中国国民党 3.章士钊在《孙逸仙 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符的是( ) A.民主革命是时代洪流 B.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 C.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D.辛亥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4.辛亥革命后,随着人们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认识到自己是国民,出现了关心政治、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心态。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实现了人民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