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9849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84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张咏劝学》 【注】①张咏:宋朝名臣。②准:寇准,宋朝宰相。③学术: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1.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两处) 咏适自成都罢还。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但当涉猎( ) ③及准出陕( ) ④准莫谕其意(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4.有人认为【甲】文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5.两篇选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6.请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暮归 (4)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8.翻译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丝毫不为所动,他在这种情况下仍旧继续发奋读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①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②。权闻之,益③以悲感。 (选自《三国志·吴书》) [丙]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