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十一课教学设计 课题 《闪耀的小星》、《小白船》 单元 第十一课第一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两首歌曲均描绘了晴朗夜空的美好场景,情绪都是优美抒情的。教 师可通过演唱、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 情绪与情感,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在美妙的音乐中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将两首歌曲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也可以将两首歌曲放在一个课时,以“美丽的夜空”为主题,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学习 目标 1.通过演唱、律动、演奏等方式感受不同节拍的韵律,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和美好感受。 2.能用声势动作表现 · 拍子、 拍子,并能用小乐器打击节奏,感受两种拍子的强弱规律。 3.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自主识读乐谱《闪烁的小星》,跟唱《小白船》, 能用自然的声音和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 4. 在舞蹈、律动中感受夜空的梦幻和美妙,萌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 能用合适的律动表现两首歌曲。 难点 能准确地感知和表现四二拍子和拍子 教学过程 一 、声势律动———感受节拍 复习《娃哈哈》《轻轻摇》《鼓和号》《两只小象》等歌曲,对比感受 拍子、 拍子。 1. 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娃哈哈》《轻轻摇》,感受拍子的强弱规律。 动作要领:第一拍双手合掌,第二拍拍肩膀。 提示拍子的强弱规律为: ●0|oo| 2.声势动作参与表现《鼓和号》《两只小象》,感受拍子的强弱规律。 动作要领:第一拍双手合掌,第二拍拍左腿,第三拍拍右腿。 提示拍子的强弱规律为: 3.即兴节拍游戏———对比感受拍子、 拍子。 (1)教师即兴弹奏《娃哈哈》《轻轻摇》《两只小象》《鼓和号》,学生用 拍子、 拍子声势动作作出相应的反应。 (2)希沃互动游戏———知识配对。 学生根据教师弹奏的音乐选择正确的拍号。 (3)教师演奏《闪烁的小星》和《小白船》的旋律,学生自主探索声势 动作表现两首歌曲的节拍。 (4)邀请个别学生上台随乐律动。 (5)希沃互动游戏 — — 知识配对。 学生根据教师演奏的旋律,判断《闪烁的小星》与《小白船》的拍号。 (设计意图:音乐游戏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将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首 要位置。歌曲正式学唱之前,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两种节拍的强弱规律和韵 律特点,积累一定的感性认知,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乐器探索———玩转节拍 1.复习巩固沙锤和碰铃的演奏方式。 沙锤演奏:手握沙锤,手腕发力,用力晃动; 碰铃演奏:用手捏住两个碰铃下方的连接线,相互敲击,发出声音。 2.聆听两首歌曲,选择乐器为音乐伴奏。 (1)聆听歌曲,自由选择乐器,自主创编节奏参与表现音乐。 (2)教师提炼学生创编的节奏,统一节奏型为音乐伴奏。 《闪烁的小星》乐器伴奏节奏: 碰铃:X - 或者X X 沙锤:X X X X 或者X X 《小白船》乐器伴奏节奏: 碰铃:X - - 3.分小组展示乐器演奏。 (设计意图:沙锤和碰铃是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已认识过的乐器,四分节奏 和二八节奏也是一年级上册涉猎过的音乐内容。本环节的设计在已学知识与 技能的基础上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旨在发展学生知识的迁移及运用能力,巩 固与练习所学知识。) 三 、识读乐谱《闪烁的小星》 1.跟琴演唱《闪烁的小星》。 2.听琴默唱曲谱,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符。 3.借助科尔文手势视唱音符,巩固音高感。 4.自主识读乐谱。 5.跟琴识读乐谱。 四 、律动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情境 1.教师范唱两首歌曲,学生说说两首歌曲表现的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在感受 拍子和拍子节奏的时候,反复聆听了两首 歌曲。有谁能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两首歌曲都是以夜晚为主题,描绘了晴朗、静谧夜空的美妙景色。) 2.随乐律动感受歌曲情境。 (1)小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