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2461

10 清平乐 课件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356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平乐,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0 清平乐 古诗词诵读 作者简况 黄庭坚,字鲁直,又号山谷道人。与张耒(lěi)、秦观、晁补之有“苏门四学士”之称。世号“苏黄”。 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 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写作背景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朗读古诗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换来。 翻译古诗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谁知:有谁知道。 2.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3.啭:鸟婉转地鸣叫。 4.解:懂得,理解。 5.因风:顺着风势。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思考1】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 【思考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惜春 【思考3】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 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1.“寂寞”表达了什么感情?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词文理解 2.“唤取归来同住”表达了什么感情? 惜春之情。 希望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作者在这里以人格化手法,赋予春天生命。 1.为什么“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因风飞过蔷薇”有什么含义? 因为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 蔷薇在夏天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天确乎回不来了。 【鉴赏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踪迹”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评品赏析 【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思春(归何处) 惜春(无行路) 唤春(归来住) 问春(知踪迹)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鉴赏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清平乐 由现实到幻觉 由幻觉到现实 思春(归何处) 惜春(无行路) 唤春(归来住) 问春(知踪迹)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惜春 理清思路 1.词中描写的春日景物较少,只选了“黄鹂”和“蔷薇”,他们在作者表达惜春之情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黄鹂常伴着春天出现,黄鹂婉转鸣叫于花间枝头,增添了春天的色彩;无人能知,问取黄鹂亦无解,黄鹂因风而飞,这又增添了词的情趣。 蔷薇花开,渲染了景色之优美怡人,也说明夏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