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十六年前的回忆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上节课学习目标 了解李大钊;学会读写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听写字词 书籍 含糊 尖锐 抽屉 恐怖 严峻 皮靴 魔鬼 匪徒 幼稚 哼哈 军阀 眼瞅着 残暴 慈祥 一拥而入 怒气冲冲 哼 henɡ 不要多加“一” 阀 fá 不要漏写“丿”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会意 一拥而入 军阀 含糊 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不明确;不清晰。 连一连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泛指 [政治、军事等] 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厉、严肃,严重。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绞刑:死刑的一种,指用绳子勒死。 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词语解释 2—33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1)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2)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3)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4)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本节课学习目标 复习上节课内容(读写生字词,梳理结构,明确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好处)。 细读领悟李大钊先生事迹,品析李先生的高尚情操和伟大人格。 学习对比和描写方法;积累拓展,培养自学能力。 1、课文回忆了关于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2、课文 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做上记号,和同桌说一说。 文中的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的何处看出。 (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结尾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前后照应 首尾照应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总结提升 1.完成思考探究三,体会首尾呼应写法的作用。 课文两次提到父亲遇害的精确日期,意在铭记这一特殊的日子,强化父亲遇害给作者带来的内心创伤。 首尾两次对父亲遇害时间的强调,形成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强化作用,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与作为女儿对父亲的理解、敬仰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前后照应的好处? 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深刻。 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那些事? 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 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