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2608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2566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 文化的扩张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 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时空坐标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三个旧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美国学者 思考: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旧世界”和“新世界”分别指的是什么? 欧洲白人文化 非洲黑人文化 印第安人文化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印第安人 非洲黑奴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美国文化 1.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 (1)背景: ①种族多元:美国独立战争前,来自欧洲国家的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非洲黑人,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土地上。 ②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以欧洲文化为主导) (2)特征: 美国白人 美国黑人 美国印第安人 思考:阅读课本P67,梳理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的表现和局限性? 地区 美国 独立前 文化表现 ①种族、血统和宗教上: ②语言: ③生活: ④精神: ⑤族群: 局限性 多源性和多样性 美式英语 融入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 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 “美利坚人”; 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融合印第安语言、非洲黑人语言 清教精神 ◎2020年,美国“白人警察跪杀黑人”事件及所引发的暴动 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落叶松)、pone(玉米饼)、Arizona(亚利桑那)、woodchuck(土拨鼠)、mose(麋),cauchy(橡胶)、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voodoo(巫术)、jazz(爵士)、banana(香蕉)。 ①北美居民由于种族的多样性,语言也会相互借鉴。 ②美式英语以英语为主,反映了白人在北美殖民地占主导地位。 ③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工具,是生活的反映,是不断发展的。 【学思之窗】P68 思考:美式英语能够反映出哪些信息? 1620年“五月花号” ①清教因素(“契约思想”、“民主政治”、“注重个性”、“追求个人权利、尊严和自由”等思想)丰富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内容。 ②清教因素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对美国以后的侵略扩张提供了重要动力。 【历史纵横】P68 思考:清教因素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1)背景: 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2)表现: 1787年的联邦宪法,建立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①政治文化: 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②精神追求: 召开制宪会议(1787年) 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③局限: (一)美国文化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颁发的日期;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国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探究一 概括美国早期民族观念形成的条件 材料一 各殖民地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由出生在北美土地上的几代人占支配地位,他们不了解英国,转而将情感倾注在他们视为故乡的北美,在这种认同转换中,清教徒思想成为对美洲独特性意识的重要因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