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导热性的是( ) A.铁质菜刀 B.铜火锅 C.银导线 D.铝合金门窗 2.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3.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去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该实验探究的因素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温度 D.溶质的种类 4.100 g 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蒸发掉10 g水,无晶体析出 B.加10 g 10% 的M的溶液 C.加10 g水 D.加10 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5.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称量、溶解、过滤、洗涤 B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C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加等量水 D 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 6.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 ℃时,200 g 水中能溶解218 g NaOH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 ℃的NaOH饱和溶液升温到60 ℃,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 ℃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205 g 7.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无固体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 8.(6分)“化”说金属。 (1)“湿法冶金”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 (2)“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 ,通常通入的气体是 (选填“一氧化碳”或“氧气”)。 (3)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太清丹经》中记载了制取“彩色金”的方法:将雄黄(As4S4)和锡粉(Sn)混合,“密固,入风炉吹之、令锅同火色,寒之、开,黄色似金”。 ①“彩色金”中 (选填“含”或“不含”)金元素(Au)。 ②制取“彩色金”发生如下反应: As4S4+2Sn4As+2X, X的化学式是 。 9.(7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研究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构成水分子的微粒是 。液态水蒸发为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结构 (选填“发生”或“没有”)改变。海水晒盐得到的固态物质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钠原子转变为钠离子时,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质子数”或“电子数”)。 (3)工业可用反应MgCl2Mg+X↑制取Mg,X的化学式为 。 (4)NaCl可用作雪天道路抗冻剂。冰水混合物中,水与冰会发生水分子交换。0 ℃时,水与冰发生交换的水分子数目相等,该微观过程如图1 所示。向冰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水分子交换的微观过程如图2 所示。从水分子交换的角度解释NaCl降低水凝固点的原理: 。 10.(7分)工业上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晒盐。已知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如表所示。(表中数据为每升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各种盐的质量,单位为克) 海水的密度(g/cm3) 硫酸钙 氯化钠 氯化镁 硫酸镁 溴化钠 1.13 0.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