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4227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二) 课件(50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下)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0857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五,师范大学,复习,一轮,历史,中考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二)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考点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考点2万隆会议———非洲年”(非洲独立运动)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聚焦中考 01 1.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2.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核心知识点 02 ★时间轴 ★时间轴 ★阶段特征 世界 政治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联合国和欧盟是此时重要的国际组织。 经济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美国和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中国 外交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外交事业取得诸多成就。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彰显大国本色,推动了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上:“一五”计划;改革开放。 中外联系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苏联援助中国进行“一五”计划,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等。 ★思维导图 ★知识点导航 考点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 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扩大 (2)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概况 (1)1947年,苏联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2)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知识点导航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 概况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 1953年开始 重点 经济领域(农业) 内容 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等) 结果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知识点导航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勃列日 涅夫 改革 开始时间 1964年 重点 重工业(尤其是军事方面) 内容 1964年开始执政,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表现 苏联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 结果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知识点导航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开始时间 1985年 重点 前期经济领域,后期政治体制 内容 (1)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不佳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影响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