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转圆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转圆圈》,从中感受撒尼儿童(彝族的一个支系)在皎洁的月光下歌舞的情景,了解彝族的歌曲风格,从而感知他们生活中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 2、掌握乐曲的主要组成音do、mi、soi。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彝族转圆圈时常用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要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掌握前面的歌曲引子部分和主题的关系,把握好歌曲的强弱。唱出第一部分的两声部。 掌握2/4、3/4拍的不同旋律感。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撒尼族童谣,撒尼族是属于彝族的一个分支,这首歌表现的时撒尼族小朋友在夜晚皎洁的月光下如何载歌载舞,全曲主要用do.mi.soi三个音,但结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情、欢快的情绪全曲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歌曲的一开始是由一个小朋友领唱犹如喊大家出来一起玩,接着大家一起应声呼应“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大家一起在月光下尽情的换个笑语,歌曲也是随着越来月快的节奏,力度也越来越强。表现出快乐活泼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56个民族56只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大家身边有没有少数民族呢?他们都有什么习俗呢? 师:前面几课让我们了解了蒙族、瑶族的歌曲风格,今天我们再去探索撒尼族,看看撒尼族音乐的风格,看看他们生活的方式。(打开ppt看准备的课件撒尼族生活方式照片) 师:图片中他们喜欢怎样的活动。 生:聚在一起,参加载歌载舞的篝火晚会 师:今天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一起学习歌曲《转圆圈》 二、教学新歌 1、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听到歌曲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歌曲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 (生:歌曲越来越快,感觉他们特别开心的欢聚在一起唱歌。 生:他们师在晚上进行唱歌的,因为“月亮出来了”) 2、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在听一遍这次我们要听出歌唱得顺序、怎样反复的?小节的拍子有什么变化。 (生:音速有快有慢,音量有强有弱,重复最多的一句就是(月亮出来了)) 3分析歌曲 (1)我们来看简谱这首歌是由2/4、3/4组成,整个歌曲的速度是有缓慢变渐快的,歌曲的第一句是由领唱唱出来的,这是个自由拍,就像是一个小朋友在召唤大家一起来月光底下玩, 这时候领唱的同学要唱出感情,要热情的召唤其他的同伴,同时这也是2/4节拍。 (2)紧接着同学们一起呼应 这个演唱情感是远处的朋友听到回应领唱,音量也是比较弱的。这里每一句话后面都有一个自然延音,可以自由延长。 (3)歌曲的速度提上来了,小朋友们都出来聚在一起, 师:在主题度分我们要注意反复的句子和节奏,我们唱一下第一句。同时重复两遍 师:下面的句子节奏就转换比较快2/4转3/4转2/4,情感也变的欢快。 师:我们先学唱简谱,老师一句你们一句, 歌曲加上词我们再加联系, (练习几遍后) 师:同学们歌曲我们会了在演唱歌曲,但在这个晚上光唱歌时远远无法表达小朋友内心的喜悦,既然是围着篝火在月光下转圆圈,那我们也要尝试这去练习一下。同学们我们也一起手拉手围成圆圈, 师:歌曲中是怎样表达他们的活动的? (生:手儿拉的紧,脚儿齐又快。脚儿齐又快,圆圈转得圆) 师:我们按照歌曲中的动作,在加上老师教你们记得步伐,摆起我们的手儿一起唱起来,领唱由谁来? (学生都很积极的举手来参加,我选择了一名同学) 师:周志华做来领唱吗,要注意感情抒发。其他同学积极呼应,然后大家一起来到中间手拉手,跟着琴我们一起唱起来。 教学反思:这节课同学们过的非常快,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的高。也让我们还原了撒尼族小朋友晚上一起欢聚的场景。但是同学们在唱歌和跳舞的同时就走就有点卡不准了,应多加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