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5706

2.2.1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课件+学案+练习,共3份)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日期:2025-09-29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3877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2.1,第二,必修,2019,教版,3份
    2.2.1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课标要求 1.会从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能熟练运用二倍角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并能灵活地将公式变形应用. 【引入】 同学们,唐代诗人王维曾写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道出了思念亲人的急迫心情,这里的“倍”何止二倍、三倍,更是百倍、千倍,就像大家期盼寒假一样的心情,同学们,让我们加倍努力,期待我们的成绩加倍提高,说不定,寒假时,你们的父母会对你们有加倍的奖励哦,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究三角函数中的“二倍”关系. 一、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探究1 请同学们写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探究2 当α=β时,你能写出sin 2α,cos 2α,tan 2α的表达式吗?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知识梳理】 1.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sin 2α=_____,其中α∈R,简记为S(2α). 2.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cos 2α=cos2α-sin2α=_____=_____,其中α∈R,简记为C(2α). 3.二倍角的正切公式 tan 2α=,简记为T(2α). 温馨提示 (1)这里的倍角专指二倍角,遇到“三倍角”等名词时,“三”字等不可省去. (2)倍角公式不仅可运用于2α是α的二倍的情况,还可运用于4α作为2α的二倍,α作为的二倍,3α作为的二倍,α+β作为的二倍等情况. (3)正切二倍角的范围:α≠+且α≠+kπ(k∈Z). (4)常见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 2α=(cos α+sin α)(cos α-sin α); 1±sin 2α=sin2α+cos2α±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2; 降幂公式:sin αcos α=sin 2α;cos2α=;sin2α=. 升幂公式:1+cos 2α=2cos2α;1-cos 2α=2sin2α. 二、给角求值问题 例1 (链接教材P78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sin2750°; (2); (3)cos 20°·cos 40°·cos 80°.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思维升华 对于给角求值问题,一般有两类: (1)直接正用、逆用二倍角公式,结合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对已知式子进行转化,一般可以化为特殊角; (2)若形式为几个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相乘,则一般逆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在求解过程中,需利用互余关系配凑出应用二倍角公式的条件,使得问题出现可以连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形式. 训练1 (1)-cos2=_____; (2)sin 6°sin 42°sin 66°sin 78°=_____. 三、给值求值 例2 (链接教材P79例2)已知cos =,0<α<2π,求sin,cos,tan α 的值.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思维升华 给值求值问题,注意寻找已知式与未知式之间的联系,有两个观察方向: (1)有方向地将已知式或未知式化简,使关系明朗化; (2)寻找角之间的关系,看是否适合相关公式的使用,注意常见角的变换和角之间的二倍关系. 训练2 已知θ∈(0,π),且sin θ+cos θ=. (1)求的值; (2)求的值.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四、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证明 例3 (链接教材P79例3)化简与证明: (1)化简:; (2)证明:=tan4 A.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思维升华 三角函数式化简与证明的方法 (1)化简的方法:①弦切互化,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②降幂或升幂;③一个重要结论:(sin θ±cos θ)2=1±sin 2θ. (2)证明三角恒等式的方法:①从复杂的一边入手,证明一边等于另一边;②比较法,左边-右边=0,左边/右边=1;③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等式出发,一步步寻找等式成立的条件. 训练3 (1)α为第三象限角,则-=_____. (2)求证:=.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课堂达标】 1.=(  ) A.sin 18° B.cos 18° C.cos 18°-sin 18° D.sin 18°-cos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