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6196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梳理课件+知识清单

日期:2025-05-1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55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知识,苏教版,课件,梳理,生物与环境,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系列(苏教版)第五单元 (知识清单) 15.生物与非生物 1.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植物和动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可以统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 2.石笋不是生物。石笋会“长高”,但不是靠自身吸收营养长高的;会长出小石笋,但不是大石笋生出来的,也不是种子长成的;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是石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形成的,并不是它自身发生了变化。 3.青苔是生物。青苔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会生长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具备生物的特征。 4.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植物,形状有枝状、叶状、壳状,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5.松萝生于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呈悬垂条丝状,适合阴暗潮湿的环境,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6.水绵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7.判断某一物体是不是生物,可以通过生物的基本特征来判断:是否会生长变化,是否需要营养,是否会繁殖,是否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以及在生长过程中是否需要水、空气、阳光和适宜的温度等。如果具备上述特征,就可以判断它是生物。 根据植物、动物的特点,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点。 生物的共同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会死亡等。 用红笔写出生物的名称,用蓝笔写出非生物的名称,并用黑笔将有关系的生物与非生物连线。 生物有松树、山羊、青草、鱼、乌龟、老鹰等。 非生物有岩石高山、白云、阳光、空气、雪、溪流、土壤等。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与松树有关系的有岩石、高山、白云、阳光、空气、雪、溪流、土壤。 与山羊有关系的有白云、阳光、空气、溪流、土壤。 与青草有关系的有阳光、空气溪流、土壤、白云。 与鱼有关系的有阳光、空气、溪流。 与乌龟有关系的有岩石、阳光、空气、溪流、土壤。 与老鹰有关系的有高山、白云、阳光、空气、溪流。 16.动物的庇护所 1.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2.和人类一样, 动物也有自己的家。 (1)狗熊的家在山上的树洞或石洞里。 (2)蛇的家在泥土洞里。 (3)野兔喜欢栖息在低矮干燥的灌木丛中。 (4)野鸭常在堤岸附近的洞穴、大树的树杈间、倒木下的凹陷处筑巢。 (5)麻雀一般在屋檐下、管道处、空调外机、外接线盒上筑巢。 (6)蚂蚁的家在土壤巢穴里。 (7)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将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黏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 (8)蜜蜂会用蜂蜡筑造呈六角形的巢房,然后拼合成蜂巢,以便蜂王产卵、储存蜂蜜养育幼虫等。 (9)松鼠在树木主干的松软处挖一个洞,主要用来储存食物、躲避天敌、遮挡风雨。 (10)黄鳝常在稻田、小溪、池塘等处的淤泥里自己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石洞中穴居和冬眠。 3.如果到校外寻访小动物,一定要有大人陪同,注意安全。 4.动物们选择的安家位置有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条件,如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有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躲避天敌等。 5.动物们不会一直住在家里。它们总是忙忙碌碌,会出去寻找食物、寻找配偶、寻找安家的材料。季节变化时,有些动物还会迁徙到别的地方。 6.鸟类的家。 (1)鸟儿的家一般安在屋檐下、庭院树木的枝头上、大树的树杈间等隐蔽的地方。 (2)鸟儿的家一般用枝条、草茎以及羽毛等材料搭建。 (3)鸟巢的种类:用树枝搭建的支架巢(如喜鹊的巢);用羽毛、苔藓或海藻等混合唾液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