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郭一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千百年来,黄河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有为中国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却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他博学睿智、鞠躬尽瘁;有为我们【甲】(A.衰微B.衰朽)的民族开救济文化药方,【乙】(A,兀兀穷年B,经年累月)、锲而不舍钻研的卓越学者闻一多,他目不kuī 园、沥尽心血……他们就如同一盏盏明灯、一枚枚指南针,引领着我们前进的动力。 中华之魂,如滚滚黄河,伟大坚强;大家之风,如岁寒三友,高风亮节。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丙】。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锲____而不舍 目不 kui___园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人[甲】【乙】处。(只填字母)(2分) 【甲】____ 【乙】____ 3.下列句子填入文中【丙】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是培养了无数仁人志士,而是留下了璀璨的精神文化 B.不仅培养了无数仁人志士,而是留下了璀璨的精神文化 C.不是培养了无数仁人志士,而且留下了璀璨的精神文化 D.不仅培养了无数仁人志士,而且留下了璀璨的精神文化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就如同一盏盏明灯、一枚枚指南针,引领着我们的动力。 B.他们就如同一枚枚指南针、一盏盏明灯,引领着我们前进的动力。 C.他们就如同一盏盏明灯、一枚枚指南针,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D.他们就如同一枚枚指南针、一盏盏明灯,引领着我们的方向。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诗有景,景寓情。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与自然对话,在明月相伴的时光里,写下“深林人不知, ”,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结尾两句:“ , ”流露出诗人无限沧桑之感,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韩愈在万紫千红的暮春时节里写下《晚春》,开头两句“ , ”诉说着对春天的无限情思;岑参在远赴边疆的途中写下《逢入京使》,开头两句:“ , ” 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材料二: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 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 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 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甘宁:三国时期孙吴名将。④缘:攀援。⑤张辽:曹军将领。 6.《资治通鉴》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分) 7.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限2处。(2分) 蒙荐甘宁升城督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权谓吕蒙曰__ (2)见往事耳 (3)权从之___ (4)闻城已拔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0.材料一哪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分) 11.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高荣伟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