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新课导入 书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今天就让我们回顾本单元文章,在阅读中感悟。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所述的事件,归纳分析事件背后所展现的人物特点和美德,感受普通人身上所蕴含的美,引导学生向善、务实、求美。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构思之妙,从多个角度体会“曲折”的妙处,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选择和锤炼,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并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运用。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本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从内容上看,讲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但是他们仍然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感动,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定的追求。 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其实就是“我们”,阅读这些“小人物”的过程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心头,久久不散。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既刻画了阿长粗俗好事、愚昧可笑的一面,又表现了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特点,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时的感受两种视角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山地回忆》小说通过对“山地蓝”的回忆,以一双粗布袜子为线索,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新中国新气象、开拓创新精神。孙犁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台阶》是一篇小说,讲了“父亲”建新屋修高台阶的故事,以丰富的细节塑造了小人物“父亲”的形象,引发了读者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多元思考。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卖油翁》是文言笔记体小说,语言简洁,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的精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小故事中蕴含大智慧,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合作探究 任务二:选择人物·概括品格之光 回顾课文,参照下面的表格,自主梳理本单元体现小人物闪光点的事件以及品格。 课文 人物 事件 品格 《阿长与〈山海经〉》 《山地回忆》 《台阶》 《卖油翁》 长妈妈 妞儿 父亲 卖油翁 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我”买来《山海经》 给“我”做袜子;用贩枣的钱买织布机学织布 日积月累做准备,辛苦劳作建造台阶 针对陈尧咨自夸的行为,用酌油之技讽喻因善射而自负的陈尧咨 不卑不亢,睿智自信 勤劳质朴,坚韧不拔 善良慷慨,勤劳朴实 纯朴善良、仁厚慈爱 合作探究 任务二:选择人物·概括品格之光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普通人物的身上也往往闪现着人性的光芒,表现出民族的品格。从本单元或以往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一个人物,用“人+事+品格”的格式进行概括,全班同学交流。 示例: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普通又平凡的女工,却为童年的“我”买到了绘图的《山海经》,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以至让“我”感受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其实,这不是“神力”,而是长妈妈淳朴善良、仁厚慈爱的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然呈现。 人物 事件 品格 概括模板:人+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