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 * 清 贫 新课导入 千秋青史永留红, 百代难忘正学功。 纵使血痕终化碧, 弋阳依旧万株枫。 ———郭沫若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领导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并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主要作品:《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1934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组成。1935年1月当先遣队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被敌人包围了。由于叛徒的告密,方志敏不幸被捕。匪兵们认为,像方志敏这样的“大官”肯定带着很多钱,于是就将方志敏浑身上下搜查了一遍,又从头到脚,从衣领到袜底仔细搜查了一遍,但除了一支笔、一只怀表、一颗私章之外,连一枚铜板也没有找到。在狱中,方志敏通过这件事于1935年5月26日写下了《清贫》一文,后秘密托人辗转送到上海,通过宋庆龄、鲁迅等转交党中央。 自由读课文,把带拼音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初读课文 筹集 矜持 被俘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裤 深山坞 筹集 矜持 被俘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裤 深山坞 我会认 chóu jīn fú zhuó hè dānɡ qǐ bǐ ɡuà wù 筹 矜 俘 吓 企 彼 裆 坞 褂 镯 识字开花 多音字 吓 ( )恐吓、威吓 ( )吓人、惊吓 hè xià _____ 筹措聚集。 _____ 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_____ 庄重认真而不随便。 _____ 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_____ 热烈盼望。 _____ 用威势来吓唬。 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筹集 奢侈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热望 威吓 划分课文段落,说说每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从“我”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却从没有奢侈过谈起,直接表达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并提出全文的主旨,即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第二部分(2~8):写了“我”被俘时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过程,通过随身所带的物品,说明共产党员确实清贫。 第三部分(9):写家中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我”唯一的财产,这是从家中财产的角度写共产党人的清贫。 第四部分(10):总结全文,点明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方志敏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画出能够体现方志敏品质的语句,围绕这些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默读课文,说说你从方志敏的自述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再和同学交流你对“清贫”的理解。 品读课文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朗读第2~8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搜身的过程写具体的。 这部分记叙得很具体:先写两个国方兵士认为“我”是共产党的大官,身上肯定能搜出钱财;再写两个国方兵士仔细搜身后,发现只有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接着写他们又用武器威胁“我”把钱拿出来,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最后写他们只能把表和自来水笔拿走了。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