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实验探究 技法突破 【典例引领】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升科学素养。如图是部分相关实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中,用新鲜萝卜切取大小、粗细相 等的两根长条,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处理。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 ___。 (2)在观察玉米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中,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果实),用刀片将玉 米种子从正中纵切,在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填结 构名称) 外界溶液浓度的大 小 胚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 (1)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必须是唯一的。该实验探究的是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因此变量只能是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而实验中萝卜条的大小、质量等其他因素都要相同。 (2)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胚乳。 【解题技巧】 1.实验分析 (1)探究实验 原则:①对照实验,②单一变量。 图甲所示实验探究的是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因此变量应为溶液浓度,萝卜条的大小、粗细,溶液体积,浸泡时间等应相同。 (2)观察实验 玉米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 2.规范答题 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结构名称(或数字、字母等),书写工整、无错别字。 跟踪训练 类型一 观察类实验 1.(2024 福建)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装有煮熟种子的装置中温度更高 B.②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氧气 C.③收集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④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 D 【解析】煮熟的种子胚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①装有煮熟种子的装置中温度低,A错误;②装有煮熟的种子的装置中蜡烛继续燃烧,装有萌发的种子的装置中蜡烛熄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吸收氧气,B错误;金鱼藻在光下能产生大量氧气,氧气有助燃性,因此③收集的气体能使卫生香复燃,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④变量是光,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遮光部分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D正确。 2.小明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结构A的名称是_____,结构C的名称是_____。 (2)玉米种子的结构[F]与菜豆种子的结构[E]的功能有相似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它 们都能为种子萌发_____。 (3)经过实验探究,小明得出了以下四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 A.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B.图1中的结构D为胚根,在种子萌发时发育成根 C.图1中的结构B为胚芽,在种子萌发时发育成茎 和叶 D.图2中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F]子叶中 种皮 胚轴 提供营养物质 D 【解析】(1)图1是菜豆种子示意图,A是种皮,B是胚芽,C是胚轴,D是胚根,E是子叶,F是胚乳,G是种皮和果皮。 (2)菜豆种子的E子叶和玉米种子的F胚乳都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3)不管是菜豆种子,还是玉米种子,种子的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A正确;图1中的D为胚根,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发育成根,B正确;图1中的结构B为胚芽,在种子萌发时,随着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C正确;图2是玉米种子示意图,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F胚乳中,D错误。 类型二 探究类实验 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水表层含氧量丰富,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氧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