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3969

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44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 cover
八下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语言运用: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句式,体会《庄子》善用离言说理的行文风格。 思维能力: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两则寓言所阐述的道理。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 审美创造:辩证看待庄子在《北冥有鱼》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感受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疏通并把握文意,培养文言语感;(重点) 教学难点 欣赏机智巧妙的辩论,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学】 师问:1.你知道鱼的快乐是什么吗? 2.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诵读】 一、读准字音(师带读,生齐读) 鲦( tiáo )鱼 濠梁(háo liáng ) 二、读懂文意(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要求: (1)提出你弄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2)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和句子,提出来。 (3)你们小组可任意指派另一个小组回答你们的问题。 1.学生归纳整理重点字词与翻译。 重点词语:(学生提出,另一学生解读) 是:这。 安:怎么,哪里。 固:(1)固然。(2)本来。 循:追循,追溯。 全:完全,完备。 既:已经。 重点句子: (学生读原文译原文)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呀。 (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肯定的! 2.全文翻译,师生一起读原文译原文。 3.分男女巩固翻译。男生读原文,女生读翻译。 三、读出语气 要求:结合人物背景介绍,读出语气。 独立或合作诵读。 庄子:怡然洒脱 惠子:严谨求真 读出人物各自不同的语气。 四、整体理解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他们辩论的主题是什么? 3.他们是怎样辩论的呢? 【研学一】 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各有特点,你认为体现在哪些地方 庄子巧辩 :悠然自得、崇尚美感、以问对问、偷换概念。 惠子力辩 :针锋相对、力求真实、以退为进、逻辑严密。 2.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赢了呢? 故事本身:惠子最后没有再反驳,说明是庄子赢了。 逻辑角度:显然是惠子的逻辑更站得住脚。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完成辩论的。 3.他们真的在乎输赢吗? 背景介绍: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主张是“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的逍遥自由。 惠子,名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擅长辩论。 惠施是战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是魏国的丞相,亦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在各国声望都很高。 答:若是从他俩的身份、思想、性格等方面看待这场辩论,其实输赢并没有那么重要。 他们争辩的,仅仅是争辩本身。这也是他们乐趣所在。 正是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才让漆黑的夜空熠熠生辉。 庄子:巧辩———尚美———超脱———艺术家的快乐自由; 惠子:力辩———求真———严谨———逻辑家的寻根究底。 4.小结:这篇课文是两位友人思想火花之碰撞,学完课文,你有何与从前不同或更加深刻的感受?或者可以回答,你会更赞赏谁看待问题的方式? 师结: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输赢也就不同。 人生总是有多种角度,无论是像庄子一样崇尚自由逍遥,还是像惠子一样严谨求真,都不失为人生的一种美丽。 就算是经常争辩的朋友,只要彼此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