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刚才这段父女对峙,让我们看到亲情如何变成枷锁。但比起接下来要认识的周朴园一家,苏大强的控制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雷雨》的周公馆里,没有摔碗砸门的争吵,所有的压迫都藏在一声'喝药'的命令里。当父亲用一碗药来证明自己的绝对权威,当妻子用沉默积蓄反抗的力量...这个表面平静的家庭,其实正在酝酿一场比雷雨更猛烈的爆发。" 雷雨(节选) 目录Contents 整体感知 常识积累 研读文本 人物分析 01 02 04 03 常识积累 PART ONE 作者介绍 曹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市,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自幼随继母看戏,培养了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 1933年(23岁)完成处女作《雷雨》,震惊文坛。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作品介绍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1934年创作的一部话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家庭悲剧。 剧中2个家庭、8个人物、30年的恩怨,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该剧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创作背景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 文学常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它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是编剧、导演、演员以及音乐、美工的集体创作。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文学常识 戏剧分类 剧情繁简和结构 多幕剧 独幕剧 小品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话剧 歌剧 舞剧等 题材所反映的时代 历史剧 现代剧等 矛盾冲突的性质及效果 正剧 悲剧 喜剧 文学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1.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2. 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3.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台词)来表现。 4.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戏剧的特点 文学常识 戏剧要素 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 人物台词 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是剧中人物的语言,性格化的,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整体感知 PART TWO 人物关系介绍 导读先知 选文背景 教材内容是第二幕的节选,情节背景是:蘩漪因为四凤和周萍热恋,便通知四凤的母亲———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用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在周家,侍萍意外地遇到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课文从这里开始。 字词积累 繁漪 ( ) 惊愕( ) 汗涔涔( ) 谛听( ) 缜密( ) 半晌 ( ) 弥补( ) 窟窿( ) 樟木( ) 卑鄙( ) yī è cén dì zhěn shǎng mí kū long zhāng bǐ 补充?弥补?意思相同吗? 梳理结构 梳理节选部分这两场戏的情节,并拟出小标题。 第一场: 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