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5247

1.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70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传播,遇到,阻碍,教学设计
  • cover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学段 小学 年级 五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名 光 新课标对应 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3.3光的传播 学业要求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了解相关现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结构分析“光”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二)课时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光沿直线传播特点的延续,同样利用清晨阳光穿过雾气朦胧的森林等类似的日常生活图片,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光的传播特点,光会一直以直线的方式传播下去吗?聚焦本课主题。在探索部分,通过光照射不同透明度的材料和光照烟雾两个实验让学生发现光的传播会遇到障碍,有的会完全阻碍,有的会部分阻碍,有的没有阻碍,学生会认识到当光遇到阻碍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学生利用本课所学,能够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即日食和月食的天文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化对光传播特点的理解和掌握。(三)课程的二次开发与教学内容的调整1.导入环节,演示小孔实验,引导学生回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同时提出新的疑问,光在遇到不同物体的时候还是沿直线进行传播的。2.探索环节,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3.拓展环节,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光的传播现象,并且运用我们学到的光的传播方面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延续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前概念水平学生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对光是否会一直沿直线传播,遇到阻碍后会如何传播不太了解。由于五年级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养成之中,学生要亲自经历两个探索活动,通过观察现象、收集证据、研讨交流等过程来深化对光传播特点的理解与应用,并为后面光的其他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要点,感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发生的变化。(二)学生思维水平和心理特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是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三、跨学科概念 2022年的新课标课程标准设置了13个学科核心概念,通过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机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学习学科核心概念时,逐渐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四个方面的跨学科概念。物质与能量:光是具有能量的,引导学生学会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系统与模型: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稳定与变化: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跨学科概念可以更直接地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道理,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模式,从而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精神融为一体,实现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科学课不是单纯教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