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5537

10《绿》 说课稿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0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课稿
  • cover
《绿》说课稿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作业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模仿创作,接受诗歌美的熏陶。 3.通过反复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韵味,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感受作者对绿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像诗人一样去热爱生活。 说教法 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生机勃勃的绿的视频。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让学生能够激起对绿色的喜爱和对绿的学习兴趣。  2.师谈话导入: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我们来继续学习诗人艾青的《绿》。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1.回顾学习 (1)第1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抓住“好像”和“到处”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明确:到处表示整个世界,点明描写春天。 (2)发散思维: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想到哪些事物是绿色的?指名回答。 (3)教师出示图片。(山川绿、竹林绿、湖水绿、乡村绿、田野绿、山坡绿) 2.朗读第2节,深入感受绿的颜色多。 思考:(1)诗中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你还知道哪些“绿”?用铅笔在书上画出各种绿。 明确: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这一小节在描写什么内容?怎样具体描写“绿”的? 明确:诗人先罗列各种不同的绿,表现绿的色彩丰富,再用“发黑”“出奇”二词总括绿的整体形象,突出绿的颜色多。 (3)通过这些绿色,你可以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呢?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画面。(教师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绿色的景物图片,让感觉学生感受绿的美丽和色彩丰富。 (4)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绿的发黑,绿的出奇”。 (5)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明确:诗人满眼满心被绿充斥,被眼前的绿所震撼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感受。 (6)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二小节,读出诗人被绿所震撼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绿色带给诗人的震撼。 3.齐声朗读第3节,感受绿的事物多。 思考:(1)看到这么多和绿有关的颜色,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对应颜色填空。 (2)这一小节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排比,节奏感加强,增强气势,有利表达强烈感情。 (3)“风”“雨”“水”“阳光”怎么会是绿色的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绿已经映入了诗人的心里,他带着一颗诗意的心来看世界,自然连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了。 (4)你能展开联想,具体说说下列事物绿的状态吗?(教师出示动态图片并填空,学生感受绿的事物。) 风中的_____是绿色的; 雨中的_____是绿色的; 水中的_____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_____也是绿色的。 (5)仿写第3小节,教师指名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