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下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习作。习作要求写一个人,一个有特点的人。写出人物特点是此次习作的重点,亦是难点。习作提示中,首先通过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如“热心肠”“智多星” “乐天派”“昆虫迷”“小问号”“小书虫”等,把学生带入自己的生活,回忆身边的人物,感受他们的特点,为后面的习作酝酿准备。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经历各不相同,所遇人物更是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句“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可以形容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回忆,去回想生活中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特点各异的人物,把学生的思考与其生活有效进行联结。然后学生交流碰撞,互相启发,这既是口语表达,同时也是学生习作思路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能够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并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初步学会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 语言应用: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乐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在交流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增强写作信心。 思维能力: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以“取个称号抓住特点”为任务,走进“点赞,身边有特点的人!”真实的学习情境,发现称号的特点,拓展思维,确定描写对象,取一个有趣的称号。 2.以“精选事例表现特点”为任务,选择一个具体事例,突出描写人物的特点,同桌合作互评,将事例写具体。 教学过程 学习情境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玩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来介绍一个动画人物,猜出来的小朋友可以马上举手抢答。他,喜欢穿一身红色衣服,聪明、勇敢,富有好奇心。他,最喜欢吃零食,尤其是棒棒糖,在面对困难时,会通过吃棒棒糖来激发自己的思维,克服难关。 这就是动画片中猪猪侠的人物特点,很快就能猜出他是谁。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熟悉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特别之处总能让人印象深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精彩有趣。今天,班里就举办一场《点赞!身边有特点的人》的活动,一起寻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秀出他们特点,为他们点赞。 学习任务一 取个称号抓住特点 (一)讨论称号,发现特点 1.出示教材中的气球图:你们瞧,小女孩要吹泡泡了,泡泡里有好多有趣的词语,我们开火车读一读。 2.教师引导: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反馈:这些称号很有趣,都代表了有特点的人,看到这个称号我们就想知道他是谁。(教师板书:有趣的称号 ) (二)确定对象,取个称号 1.教师导语:你可以看看周围的老师、同学,想想自己的亲人、朋友,你最先想到谁,这些称号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 2.教师点评: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可真了不起。能找到有特点的人可不容易了,请大家再想一想,你还能想到谁?你想给他取一个怎样的称号? 学习任务二 精选事例表现特点 (一)借助提示,聚焦事例 1.教师导语:这些称号太有趣了,我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认识他们了,让我们赶快把他们介绍给大家吧!怎么介绍才能体现出他们的特点呢?有两位同学想这样写,你有什么发现?(出示泡泡提示) 2.学生反馈:泡泡提示说出了跟“热心肠”同桌有关的一件事。“昆虫迷”讲了养昆虫的具体事例。 3.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典型事例:是啊,选择一个事例来写更能让我们了解人物的特点。你们瞧,有位同学想介绍自己的“瞌睡虫”表弟,他准备了三个事例,你推荐他写哪个?举手示意。 事例1:每天晚上很早就睡觉了。 事例2:喜欢躺在沙发上睡觉。 事例3:吃饭的时候都能睡着。 4.学生反馈:选择事例3,因为事例3最能说明小表弟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