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299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6344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13课
  • cover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聚焦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包含“发达的中外交通”“繁荣的海外贸易”“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三个子目,教材内容丰富,涵盖当时中国与东亚、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往来、文化传播等,通过详实史料和地图,生动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科技文化的对外输出。从教材地位看,它是中国古代史对外关系部分的重要环节,承上启下,连接着隋唐盛世的对外交往与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转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先前学习,七年级学生已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政治格局与经济繁荣有了一定了解,这为学生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奠定知识基础。七年级学生对历史故事和新奇事物充满好奇,这使得他们容易被辽宋夏金元时期丰富的对外交流史实吸引,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异域风情、科技文化传播的奇妙历程等。但他们知识储备有限,对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关系理解起来存在困难。不过,七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热爱,逐步培养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及新发展。(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盛况,从政府管理、对外政策和交通状况等方面,分析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了解该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史实,掌握对外交流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五、教学难点 理解对外交流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层意义,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启示法、表格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小组交流。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南海沉州,一朝惊世。请学生观察视频,走进第13课,看一看《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观看视频,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课题相关视频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二) 新课讲授 壹·发达的中外交通 唐朝对外交通 【引导】出示《唐朝中外交往图》,请学生根据历史地图,尝试介绍唐朝的陆路。 【回答】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交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知道唐朝的对外交通情况。 2.宋代对外交通 【提问】出示《宋代海路交往路线图》,请学生结合历史地图,尝试介绍宋代对外交通的概况。 【回答】①陆路:宋朝与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被阻断后,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仍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②海路:宋代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日渐发达。③海路航线: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归纳概括能力。 3.元朝对外交通 【引导】出示《元朝交往路线图》,请学生再来说一说元朝的对外交通 知识拓展:马可波罗来华 【引导】出示马可波罗来华图文材料,请学生结合所知的内容,给大家讲一讲马可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