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知道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重点:知道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的地位,能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预习导学】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长江三角洲简称“ ”,是由长江及 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 三角洲。 2.长江三角洲地势 ,气候 ,土地 ,河网 。这里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 ”和“ ”。长江三角洲人口和城镇 , 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3.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 地区与 的结合部。 4.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 、 、 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 最强的区域。 5.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是( ) 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 【合作探究】 1.你问我答:认识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要求:多媒体展示一幅长江三角洲地图,两人为一组,一个同学在图上比画,另一个同学回答。 2.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阅读教材图7-31,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4.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读教材图7-31,说出“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 5.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6.阅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变化图,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工农业基础、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预习导学 知识点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长三角 钱塘江 河口 2.低平 湿润 肥沃 纵横 鱼米之乡 丝绸之乡 密集 工商业 3.东部沿海 长江流域 4.全方位 多层次 高水平 综合实力 5.B 合作探究 1.答案略。 2.(1)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3)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培植了很多旅游景点,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4)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 4.“沪宁杭”———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 5.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水运及海运联运条件好;人才多;经济基础好。 6.(1)地理位置:位于中纬度地区,处于滨海地带。 (2)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淡水充沛;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雨热同期,降水适中。 (3)工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历史悠久。 (4)交通条件:地处长江出海口,临近上海港,河运、海运、陆运、空运便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