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62763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 (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6628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七年级
,
法治
,
道德
,
初中
,
2024
,
统编
(
课件网
)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 弘扬者 政治认同: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道德修养: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和谐、友善、向上向善等道德准则,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健全人格:让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保持理性与包容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善于合作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明确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是每一个公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做法 难点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做法 导入新课 精神如一条不息的纽带———从"仁者爱人"的伦理根基,到 "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从敦煌飞天的艺术神韵,到故宫红墙 的匠心传承;从《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到"和而不同"的文明对话理念。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基因,不仅 在典籍器物中闪耀,更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实践中焕发新生。 让我们共同探寻这份浸润血脉的文明密码,让中华人文 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独特光彩。 当我们回望五千年文明长河,会发现中华人文 探究与分享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回信,让张家与邻居吴家化干戈为玉帛,张家主动退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六尺巷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并广为流传。六尺巷虽窄,其蕴含的“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理念却闪耀着恒久的智慧,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 探究与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沉浸式戏剧演绎《论语》《史记》等经典,让观众直观感受「天下为公」「民惟邦本」的家国情怀; 思考:上述案例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什么作用? 《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拟人化叙事唤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推动形成守护文明根脉的社会共识 。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探究与分享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周恩来总理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内事务时,始终坚持以和平、协调、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他曾经说过:“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要合作,不要对抗;我们要相互尊重,不要强加于人。”这种和谐的思想和方法,使得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信任。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推动种族和解和民主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和平、宽容、理解的方式处理问题。他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学会宽容,只有宽容才能和解。”这种和谐的思想和方法,使得南非成功地实现了从种族隔离到民主和解的转型。 名人故事 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2.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要求 “向上”是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向善”是崇德守正的价值选择。从古至今,无论是孔子倡导“仁者爱人”,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友善”“和谐”,中华文明始终将向上向善作为精神内核。 当代社会中,从基层志愿者的无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议题式教学】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32张PPT+视频素材)(2025-04-03)
《基本经济制度》(课件46张PPT+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2025-04-02)
2025北京育才学校九年级零模道德与法治(图片版,无答案)(2025-04-03)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无答案)(2025-04-0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