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课内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快走踏清秋”中的“踏”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踩 B.(亲自)到现场去 C.跑,奔驰 2.诗的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3.下列诗句不是出自诗人李贺的是( )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4.全诗没有一个“马”字,从哪个词能看出作者是写马?( ) A.燕山 B.金络脑 C.快走 D.踏清秋 5.下列同样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诗句是( ) A.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下列对作者和古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长吉体”诗歌。 B.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静态描写,展现出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 C.后两句运用想象,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D.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7.这首诗描述的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 B.上元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8.该诗以写景起,前两句中照应题目“望月”的词语是( ) A.中庭 B.地白 C.冷露 D.桂花 9.“尽”在诗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 A.完毕 B.达到极限 C.都,全部 10.下列古诗朗读断音正确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D.不知/秋思落/谁家? 11.下列不是抒发诗人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2.对古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该诗是作者王建在元宵佳节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 B.“无声”二字细致的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更衬托出夜的寂静。 C.“落”体现出动态轻盈的美感,仿佛秋思随着月色飘临人间。 D.该诗描绘了一幅凄冷幽静的月夜图,借景抒发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3.“粉骨碎身 不怕”填入画横线处正确的是( ) A.混 B.浑 C.魂 14.诗句中“等闲”的意思正确的是( ) A.平常,轻松 B.时间长,悠闲 C.无端,平白地 D.好像 15.下列诗句和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苏轼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16.与本诗中的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一句诗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下列诗句中不是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一句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18.下列对作者和古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诗借吟石灰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B.“吟”诗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石灰吟就是吟诵石灰。 C.《马诗》《石灰吟》和《竹石》这三首诗都是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赞美人的品格和精神。 D.这首诗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9.“ 不得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