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提升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2 分,共 30 分) 1. 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具有_____,而非生物没有。 2. 植物通过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者。 3. 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主要有_____、_____、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4. 火山喷发是地球_____力量的表现形式之一,地震则主要是由于地壳岩石在_____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 5.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_____。 6.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_____。 7. 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_____,“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其携带的火星车名称是_____。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机器人能运动,会说话,所以它是生物。( ) 2.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食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 ) 3. 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而溶洞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 4.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跑到高楼的天台等待救援。( ) 5.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月球的形状在不断改变。( ) 6.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 7. 光年是时间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 8.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 9. 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曾经是海洋。( )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随意改变地表形态而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钟乳石 B. 珊瑚 C. 生石花 2. 在生态系统中,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3. 下列地形地貌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三角洲 B. 褶皱山脉 C. 风蚀城堡 4. 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B. 在室外,立刻跑回室内 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5. 农历十五的月相是( ) A. 新月 B. 满月 C. 上弦月 6. 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B. 太阳系中的行星都有卫星 C. 八大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 7. 以下哪种现象与板块运动无关( ) A. 火山喷发 B. 台风形成 C. 山脉隆起 8. 下列天体中,离地球最近的是( ) A. 金星 B. 月球 C. 火星 9.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人工养殖 C. 颁布法律法规 10.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工具中,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重要帮助的是( ) A. 显微镜 B. 望远镜 C. 听诊器 四、科学探究(共 20 分) 1. 某科学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12 分) 实验材料:两块同样大小的土壤样本,一块有植被覆盖,一块没有植被覆盖;两个同样大小的水槽;两个同样大小的喷水壶;适量的水。 实验步骤: 将两块土壤样本分别放入两个水槽中。 用喷水壶同时向两块土壤样本喷洒等量的水,模拟降雨。 观察并记录两个水槽中流出的水的浑浊程度和水量。 实验现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样本所在水槽流出的水较清澈,水量较少;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样本所在水槽流出的水较浑浊,水量较多。 (1)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4 分) (2)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 分) (3)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土壤?(至少写出两点,4 分) 2. 小明在观察月相的过程中,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的月相变化情况。请你根据他的记录,回答问题。(8 分) 日期:农历初三、初四,月相:蛾眉月;农历初七、初八,月相:上弦月;农历十五,月相:满月;农历二十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