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3579

2.1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教学课件 (共33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527249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元素,第二,必修,化学,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2.1 元素周期表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生能够从宏观上观察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如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同时,从微观层面理解这些变化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建立起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形成 “结构决定性质” 的化学观念。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分析、处理元素相关数据(如原子半径、化合价等),运用图表(柱状图、线状图等)进行数据可视化,依据证据推理得出元素周期律,构建起元素周期律的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预测元素的性质,如根据已知元素的性质和位置,推测未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化合价及其他化学性质,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预测能力。 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包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四同” 法和 “三看” 法); 元素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及应用。 难点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这涉及到微观层面的知识,较为抽象;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预测、比较元素的性质,如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其性质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物质世界尽管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逐渐认识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性,并以一定的方式将它们表示出来。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 110 多种。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有序排列的。你是否想过:元素为什么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描述这种关系的? 现在向你走来的是 北极探险、 热气球旅行狂热爱好者、 时尚引领者 ———门捷列夫 01 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其数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其中不难发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下表所列的是部分元素的有关信息,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后运用作图的方法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如何构建变量关系模型 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时,可以借鉴数学中研究函数的思路,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具体包括: 1. 确定自变量。本活动中,以原子序数为自变量。 2. 选取因变量,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3. 选择表达形式,确定用哪种形式呈现变化规律。人们常常借助柱状图或折线图来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4. 描述规律,表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可用“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来描述温度与硝酸钾的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其中,温度是自变量,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因变量。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原子 序数 核电 荷数 电子 层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 径/nm 相对原 子质量 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常见) H 氢 1 1 1 1 0.030 1.008 +1 He 氦 2 2 1 2 — 4.003 0 Li 锂 3 3 2 1 0.152 6.941 +1 Be 铍 4 4 2 2 0.111 9.012 +2 B 硼 5 5 2 3 0.086 10.81 +3 C 碳 6 6 2 4 0.077 12.01 +4,-4 N 氮 7 7 2 5 0.070 14.01 +5,-3 0 氧 8 8 2 6 0.066 16.00 -2 F 氟 9 9 2 7 0.064 19.00 -1 Ne 氖 10 10 2 8 — 20.18 0 元素 符号 元素 名称 原子 序数 核电 荷数 电子 层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 径/nm 相对原 子质量 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常见) Na 钠 11 11 3 1 0.186 22.99 +1 Mg 镁 12 12 3 2 0.160 24.31 +2 Al 铝 13 13 3 3 0.143 26.98 +3 Si 硅 14 14 3 4 0.117 28.09 +4,-4 P 磷 15 15 3 5 0.110 30.97 +5,-3 S 硫 16 16 3 6 0.106 32.06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