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2 保护人身权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目录 mu lu 核心素养目标 01 课堂小结 02 新课讲授 03 课后练习 04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道德素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法治观念: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健全人格: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 责任意识: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情境一:学校为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 情境二: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的一部分。 健康权 隐私权 思考:以上情境反映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保护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自己的这些权利? 一、人身权 (1)重要性: 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做法: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3)内容: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思考: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 2.我们如何保护人身权?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张某与李某、廖某、杨某、林某为同宿舍学生,因李某、廖某、杨某和林某在宿舍有拉帮结派的现象且分别与张某有矛盾,某天,李某等四人与张某在宿舍内发生了争吵,并对张某扇击耳光,导致张某出现头痛及恐慌、惧怕等抑郁状态,且不敢继续回校就读。后张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等四人赔偿其医药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思考:在该案件中,学生张某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 生命权和健康权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同时也会造成受害人产生厌学、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受害人健康成长。 讨论交流:我们应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不做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不做校园欺凌的欺凌者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二、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1)原因: 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2)做法: ①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②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 相关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 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重庆的王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把智能门锁,安装的时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拍摄了视频短片并发到了网上。 觉得被侵权的王女士协商无果后起诉了商家。最终,法院判决商家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思考:在该案件中,商家侵犯了王女士的什么权利? 三、法律保护肖像权 (1)肖像的含义: 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 (2)法律依据: ①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常、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