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选聘(pìn) 秩序(zhì) 深恶痛绝(wù) B.迭起(dié) 殷红(yān) 燕然勒功(lè) C.卓越(zhuó)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ì) D.校补(jiào) 脸颊(jiá) 目不窥园(kuī)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解,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B.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C.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危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义排衙。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 一本好书,当然是外在和内在、内容与形式的珠联璧合。书籍装帧,就专司这外在形式的审美体验。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不可思议之处,一本书的内容早已沉入记忆的湖底,但书的装帧却能勾起我们共同的阅读记忆。欣赏品鉴书籍装帧艺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但这还不是我们为装帧而着迷的全部缘由。在装帧的背后,往往有着耐人寻味的书人书事,向我们诉说着一段妇孺皆知的书话。 A.珠联璧合 B.不可思议 C.耐人寻味 D.妇孺皆知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今日之中国,取得的成就和奇迹,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同气连枝、守望相助。 B.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为国内尖端技术空白燃尽生命。 C.王继才在孤岛上坚守32年,把最美好的年华全部献给祖国的海防事业。 D.无论环境怎样艰苦,过程怎么坎坷,因为我们坚定信心,顽强不屈,所以能到达胜利彼岸。 5.七年级(2)班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2分)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2)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4分) (3)请写出一句爱国名言,展示你的爱国情怀。(4分) 二、阅读(20分) 步行团中的青年导师 张曼菱 ①在北京时遇到西南联大校友陆迪利,他对我说起闻一多:“闻先生人高高大大的,眼睛很有神,远远地走过来,带着一股热量,扑面而来。”他回忆起当年长途跋涉西迁昆明的“步行团”时光: ②闻先生唱歌非常好听。有一次,我们走进一个山洞,要穿出来,里面阴冷,很黑,大家很疲劳,心情不好。突然山洞里响起了激情的歌声,就像是车轮子滚动那样,轰隆隆的。大家的精神一下子就振奋了,听着歌声,走出了山洞,眼前又是一片光亮。歌声停了。大家反而有点觉得山洞太短了,还想听那歌声。 ③这让我想起高尔基的《丹柯》,当人们在黑暗中感到绝望的时候,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道路。这也是闻一多在《红烛》里歌颂的精神:为黑暗的世界发出光明和热量。 ④西南联大校友吴征镒与闻一多最初的接触是从步行团开始的: ⑤这个湘黔滇步行团有两百多名学生,其中有十三个老师。老师里面有著名的闻一多教授、李继侗教授、曾昭抡教授、袁复礼教授,还有黄子坚教授。有五六个吧,都是助教、讲师什么的。我们一路上,看到闻一多老师一路走一路写生,画风景。 ⑥1938年4月11日,步行团渡过盘江后,在安南这个小县城没能解决两百人的食宿,于是学生吵闹,而晚上县长却请步行团里的先生们吃饭。这种安排几乎造成步行团的分裂。 ⑦闻先生这时也在,看见学生们像饥民一样地要“暴动”,就在人群里说:“我今年已是四十岁的人,我跟你们一样……谁要是有意弄得这样……谁还要活吗 ”学生立刻安静下来。一个啧着说:“文学的……”但是没有说下去,底下也就没有谁再开口了。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