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4595

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无答案)

日期:2025-04-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460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10小石潭记 (1) 填空 。 ①本文选自 ,作者是 ,字 , 朝著名 。 ②作者被贬为 司马时,写下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合称“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悄怆幽邃 ③不可久居 ④隶而从者 (3)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不可知其源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4) 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 。 ①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 。 ②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 ③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 ④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 。 (5) 翻译下列词语 。 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篁竹( huánɡ) 清冽( liè) . . B . 为坻(chí) 为嵁( kān ) . . C . 参差(cēn cī) 佁然( yǐ) . . . D . 俶尔(shū) 翕忽(xī) . . (2)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全石以为底—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B . 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来条 C . 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 D .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 全石以为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 光下澈, 影布石上 。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 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 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曰奉壹 。 (3) 本文的作者是 ,字 ,河东人, 代文学家,他和 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是 “ ” 之一 。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第二 自然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 用的什么写法 好处是什么 (6)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7)作者为何说小溪 “ 明灭可见 ” (8)作者开头说 “ 心乐之 ”,为什么在第四段又说 “ 悄怆幽邃 ” 基础知识 (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 清冽( ) 坻( ) 佁然( ) . . . 翕忽( ) 俶尔( ) . . (2)填空 。 本文选自 ,作者是 , 朝人, 著名文学家,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 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 小石潭记 等八篇合称 “ ” 。 (3)解释加点的词 。 ①如鸣珮环 ②斗折蛇行 . .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隶而从者 . . .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 . 拓展提升 (4)辨析词义 。 ①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知其源 . ②以 以其境过清 . 全石以为底 . ③为 为坻,为屿 . 全石以为底 .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②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发散思维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 小时候, 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 。 到了七岁, 我瘦得风能吹倒绝不是夸张 。 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 费用, 父亲锁紧了眉头 。 无奈,我只得 “ 发扬风格 ” 推迟入学 。 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 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 。 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 父亲的请示感动了 老师 。 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 风雨无阻的跋涉, 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 。 小学毕业之际, 我以优 异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 “ 人有旦夕祸福 ” 。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昔日 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 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 父亲只得在叹 息中送我进校 。因为交不起住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