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苏科版2024七年级生物学 第5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12章 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稳定 5.12.1 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课程目标 17世纪上半叶,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2.3kg 90kg 五年后 只浇雨水 柳树增加74.4 kg 土壤只减少约57g 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过程中合成体内有机物所需的物质是 ! 水 课 堂 导 入 0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864年,德国科学家尤利乌斯·冯·萨克斯(Julius von Sachs,1832———1897)证实绿叶能够在光下合成淀粉等有机物。我们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去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清水、黑纸片、 回形针、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脚架、陶土网、镊子、滴管、火柴等。 实验材料和用具 实验材料和用具 酒精灯 大小烧杯 碘液 酒精 培养皿 三脚架 陶土网 镊子 盆栽的天竺葵 利用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天竺葵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性健壮,适应性很强,很少病虫害。一般天竺葵采用枝条扦插繁殖就能成活。 实验材料和用具 1.为什么要将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起来? 3.酒精加热叶片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5.为什么要用碘液染色? 自主阅读P123-125相关内容,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为什么要将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起来? 为了将天竺葵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 形成对照。 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是否都能制造淀粉。 酒精 水 3.酒精加热叶片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脱色,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回顾实验全过程,总结实验步骤 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处理(光照几小时)→脱色(酒精隔水加热)→漂洗→滴碘液→观察叶色变化 5.为什么要用碘液染色? 淀粉遇碘变蓝。 可以验证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1. 如何检验是否有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 2. 能直接滴加碘液吗?为什么? 不能,绿色会干扰显色 3. 如何去除叶片的绿色? 酒精(小烧杯) 清水(大烧杯) 水浴加热 酒精可以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清水漂洗 滴加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4. 酒精是否会对碘液鉴定淀粉造成影响呢?该怎么操作? 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实验目的2:探究光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原则:变量为光 设置对照:设置遮光和照光两种环境 变 蓝 不变蓝 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见光部分 遮光部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实验现象是什么?请填入课本P125表格里。 2.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填在课本P125横线上。 动手做实验 植株的部位 现 象 原 因 叶片未遮光部分 叶片遮光部分 变蓝色 不变蓝色 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未进行光合作用,未产生淀粉 得出结论: !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小组讨论P125的讨论题: (1)利用上述实验方法和原理,如何制作一片带蓝色图案的叶片 (2)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就会死去,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习导航 (1)利用上述实验方法和原理,如何制作一片带蓝色图案的叶片 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一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二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