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新课导入 乡愁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咏颂不尽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此夜曲中闻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 素养目标 01 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含义。 02 根据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03 含英咀华品词句,再现诗歌展现的画面,品味诗歌的韵味。 作者简介 王湾(约693年—约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余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卷网-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沿江东下,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文体知识 律 诗 律诗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分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八句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共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次北固山下 次:停留、停泊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北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北固山三面临江,地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题目解读 诗歌朗诵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歌大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开阔 风顺而和 旅人前行的路 齐平 升起 悬挂 北固山 译 文 我要走的道路,正从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诗歌大意 译 文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进入 升起 家书 到,送到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诗人写了那些景物?读这两句诗 你脑海中想到了那些画面? 诗人写了客路、青山、绿水、舟等景物,组成了一幅这样的画面: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行,思绪已飘到了青山之外的客路。 诗歌品析 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诗歌品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请简要赏析。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句做铺垫。 诗歌品析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阔”和“悬”。 诗歌品析 “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渺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