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新课导入 天下最平凡的是母亲,最伟大的也是母亲。母爱无处不在: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拥抱…… 母亲的爱就像一道布满了密码的电文,需要一颗成熟的、懂得感恩的心去破译它。请走近我们的母亲,看一看她们结满老 茧、粗糙干裂的手与那被岁月的风霜染白的头发。 当你走近自己的母亲时,你定能从她身上感受到爱 的味道,那种爱平凡、无私而又伟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表现母爱的课文 《秋天的怀念》。 素养目标 1.揣摩合适的朗读语气,在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2.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他双腿瘫痪,长年患病,却坚持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他的散文表达坦白真诚,意蕴深厚,语言亲切而又凝重,严谨而不失幽默,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卷网-2005年版)。本文是作者为纪念多年关心体贴自己却突然去世的母亲而写的一篇催人泪下的散文。史铁生在年轻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导致下肢瘫痪。几年后, 他的母亲因肝病去世。后来,他 在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 ,《秋天的怀念》便是其中的一篇。 字音识记 瘫痪( ) 砸碎( ) 侍弄( ) 捶打( ) 翻来覆去( ) 憔悴( ) 絮絮叨叨( ) 仿膳( ) 豌豆( ) 诀别( ) tān huàn zá shì chuí fù qiáo cuì xù shàn wān jué 沉寂:十分寂静。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烂漫:颜色鲜艳而美丽。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望,希望,意料。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哕嗦,唠叨。 词语解释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双腿瘫痪后的“我”内心极其痛苦,随意发脾气,母亲用体谅、宽容默默忍受着我的坏情绪,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我”,直到生命的尽头。“我”在母爱的感召和影响下,变得坚强勇敢。 层次结构 第二部分(3-6): 第三部分(7): 写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对“我”百般抚慰。 写母亲准备带“我”去北海看菊花时,却因病去世了。 写妹妹推“我”去北海观赏菊花,表达了“我”和妹妹对母亲的怀念。在结构上照应前文,在内容上揭示文章主题。 第一部分(1、2): 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哪几件事 “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母亲对“我”隐瞒病情。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母亲临终嘱托。 整体感知 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 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痛苦和绝望 文本探究 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是怎样做的呢?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语句,结合上下文内容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悄悄地”“躲”“偷偷地”写出了母亲的小心谨慎,表现了母亲不忍打扰“我”,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情态,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与宽容,也表现出母亲的慈爱与细心。 文本探究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悄悄地”再次表现了母亲的小心翼翼;“红红的”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