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训练:文学常识 1.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一句中,“晚生”属于敬辞,“久仰”属于谦辞。 B.演讲词语言风格多样,如《最后一次讲演》语言慷慨激昂,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准确、严谨。 C.《活板》选自沈括的《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一句中,“大地”是名词,“渐渐”是副词,“从”是介词。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属于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D.《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3.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君子处世,刚毅坚韧,努力奋进。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古有祖逖闻鸡起舞,今有邓稼先呕心沥血研制核弹,都体现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阅读此书;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读起。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消息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雨果,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描摹赞叹了圆明园之美,辛辣嘲讽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中庸》《孟子》《礼记》合称为“四书”。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科普巨著,他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生动地描写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5.在“城·印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发言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古人的称呼与城市有关,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称作“柳柳州”。 B.相较于流连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欢寄情山水,如苏轼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 C.古代城市也有学校,“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D.许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过的城市为写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淀》《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的“姊妹篇”。《芦花荡》中的老头子为给受伤的大菱报仇雪恨,巧设妙计,痛打敌人。 B.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中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拉纤老人、水手牛保都有积极乐观、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质朴的人性美。 C.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生动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兼具理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