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原子结构,了解构成原子的微粒的基本性质;知道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并能比较它们的不同,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原子的构成 思考 分析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 0.000 548 4 1.007 1.008 电量/C 1.602×10-19 1.602×10-19 0 电荷 -1 +1 0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3)若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则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质 原子 2.质量数 (1)概念:将原子核中 数和 数之和称为质量数,常用A表示。 (2)计算:质量数(A)= + 。 (3)原子的表示方法 1.判断正误 (1)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 (2)原子的质量数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3)某种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8,则其质量数是35,核外电子数是17( ) (4)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 (5)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 2.完成下列填空: (1)核内中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1的钠原子符号为 。 (2) 微粒 O O2-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3.金属钠在700~800 ℃时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4NaCl+Ti。其中Ti4+中所含电子数是 ,23 g该金属钛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4.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原子完全转化为R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1)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知识链接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1)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原子论,他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 (2)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他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 (3)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他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推测原子中心存在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高速运动。 (4)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引入量子论观点。他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核外电子在这些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5)20世纪20年代———建立量子力学理论(量子力学模型)。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2.核素 (1)概念:具有相同数目的 和相同数目的 的一类原子。 (2)表示方法———原子符号X。 (3)实例 ①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核素为C; ②核素C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 (4)决定原子(核素)种类的是 和 。 思考1 科学家发现有三种氢原子H(氕)H(氘)H(氚)。 (1)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有何异同。 (2)氕、氘、氚属于同一种元素吗? 3.同位素 (1)概念: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种 的不同 互为同位素。如H、、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征 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思考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与各种核素在自然界里的丰度(某种核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核素中所占的比例)的乘积之和。 氯元素的核素 35Cl 37Cl 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