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6313

4.2.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共1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79891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2.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同主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 金属性(碱金属) Li Na K Rb Cs 碱金属 原子 半径 原子失电 子能力 单质的 还原性 置换氢 的能力 氢氧化物 的碱性 离子的 氧化性 逐渐增大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卤素) 卤素 原子 半径 原子得电 子能力 单质的 氧化性 结合氢 的能力 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的酸性 F Cl Br I 离子的 还原性 HX 酸性 逐渐增大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同周期元素结构和性质又有什么变化规律? 任务一 1-18号元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1→2 最外层电子数1→8 最外层电子数1→8 meiyangyang8602 同周期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变化规律 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重复着由1到8的周期性变化(H、He除外) 任务一 1-18号元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meiyangyang8602 同周期原子原子半径 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不包括稀有气体) “三看”法比较简单粒子的半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一般情况下,当电子层数不同时,层大径大。 例:r(Li)r(Mg)>r(Al)>r(Si)>r(P)>r(S)>r(Cl); r(O2-)>r(F-)>r(Na+)>r(Mg2+)>r(Al3+)。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r(Cl-) r(Cl);r(O2-) r(O)。 任务一 1-18号元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Na>Na+。 > > (1)r(F) r(Cl) 课堂练习 < < < < < < < < (4)r(Cl-) r(S2-) (2)r(Cl) r( S) r( P) 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 (3)r(Al3+) r(Mg2+) r(Na+) r(F-) r(O2-) 任务一 1-18号元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meiyangyang8602 同周期元素化合价 同周期由左向右元素的最高正价逐渐升高(+1→+7,O和F无最高正价);元素的最低负价由ⅣA族的-4价逐渐升高至ⅦA族的-1价。 正价:+1→+5,负价:-4 →-1 正价:+1→+7,负价:-4 →-1 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任务二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预测该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 Na Mg Al Si P S Cl 结构 决定 性质 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 任务二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其规律,依据是什么? 金属性: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易—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强—强) 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以强制弱) 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元素的还原性越弱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①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_____ ② 金属性:_____ 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Na Mg Al 与水(或酸) 反应的现象 剧烈程度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结论 任务二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金属钠、镁与水的反应 金属镁、铝与盐酸的反应 Mg(OH)2和Al(OH)3的碱性强弱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与水(或酸)反应越来越_____ 缓慢 NaOH>Mg(OH)2>Al(OH)3 Na>Mg>Al 与冷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气体 与冷水几乎不反应,与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