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考大题突破5 化学实验综合题 综合实验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试题具有知识容量大、出题素材广、考查角度多、综合程度高的特点,试题综合性强、区分度大。 化学实验综合题考查内容全面,从定性判断到定量分析、从化学原理到实际操作、从无机到有机都有涉及,考查内容有: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的方法;物质的检验、制备、性质的验证;化学性质递变规律与化学反应规律的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答化学实验综合题,要明确实验综合题的类型,厘清实验题中的知识网络,提炼试题的知识点、能力点,汇集成小专题,逐个进行突破。抓住重点、大题小做、步步为营,是实验综合题提分的关键。 一、考什么·怎么考 ———全面解读高考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SiHCl3时进行操作:(ⅰ)……;(ⅱ)将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炉中;(ⅲ)通入HCl,一段时间后接通冷凝装置,加热开始反应。操作(ⅰ)为_____;判断制备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_____。图示装置存在的两处缺陷是_____。 (2)已知电负性:Cl>H>Si,SiHCl3在浓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 (3)采用如下方法测定溶有少量HCl的SiHCl3纯度。 m1 g样品经水解、干燥等预处理过程得硅酸水合物后,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_____,②_____(填操作名称),③称量等操作,测得所得固体氧化物质量为m2 g,从下列仪器中选出①、②中需使用的仪器,依次为_____(填标号)。测得样品纯度为_____ 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制备SiHCl3时,由于HCl、SiHCl3和氢气都是气体,所以组装好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将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炉中,通入HCl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接通冷凝装置,加热开始反应,当管式炉中没有固体剩余,不再有液体滴入蒸馏烧瓶中时,制备反应结束。球形冷凝管不利于液体顺利流下,管中会有SiHCl3残留,应选用直形冷凝管。由于SiHCl3易水解,所以需要在C、D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防止D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2.(2024·山东卷)利用“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钢铁中硫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样:将a mg 样品加入管式炉内瓷舟中(瓷舟两端带有气孔且有盖),聚四氟乙烯活塞滴定管G内预装c(KIO3)∶c(KI)略小于1∶5的KIO3碱性标准溶液,吸收管F内盛有盐酸酸化的淀粉水溶液。向F内滴入适量KIO3碱性标准溶液,发生反应:KIO3+5KI+6HCl===3I2+6KCl+3H2O,使溶液显浅蓝色。 ②燃烧:按一定流速通入O2,一段时间后,加热并使样品燃烧。 ③滴定:当F内溶液浅蓝色消退时(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立即用KIO3碱性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复现。随SO2不断进入F,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消退-变蓝”不断变换,直至终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取20.00 mL 0.100 0 mol·L-1 KIO3的碱性溶液和一定量的KI固体,配制1 000 mL KIO3碱性标准溶液,下列仪器必须用到的是_____(填标号)。 A.玻璃棒 B.1 000 mL锥形瓶 C.500 mL容量瓶 D.胶头滴管 √ √ (2)装置B和C的作用是充分干燥O2,B中的试剂为_____。装置F中通气管末端多孔玻璃泡内置一密度小于水的磨砂浮子(见放大图),目的是_____。 (3)该滴定实验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 _____;滴定消耗KIO3碱性标准溶液V mL,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代数式表示)。 解析:(1)取20.00 mL 0.100 0 mol·L-1 KIO3的碱性溶液和一定量的KI固体,配制1 000 mLKIO3碱性标准溶液,需要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0.00 mL 0.100 0 mol·L-1 KIO3的碱性溶液,需要在烧杯中溶解KI固体,溶解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需要用1 000 mL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需要用胶头滴管定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