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弗学(fó)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B. 嘉肴(yáo) 不必为己(wéi) C. 学学半(xiào) 男有分(fèn) D. 兑命(yuè) 矜、寡、孤、独、废疾者(jīn)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1)虽有至道 (2)不知其善也 (3)然后能自反也 (4)讲信修睦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困难。 (2)教学相长也 古义: 。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3)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 。今义:返回。 (4)货恶其弃于地也 古义: 。今义:货物;商品。 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今义:偷东西的人。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 其此之谓乎 B. 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外户而不闭 C. 是谓大同 实是欲界之仙都 D. 盗窃乱贼而不作 设酒杀鸡作食 5.文学常识填空 (1)《礼记》是 至秦汉间 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由 (朝代)的 (人名)编纂的,全书共有49篇。 (2)“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 》《 》《大学》和《中庸》的统称。其中《大学》《中庸》是《 》中的两个篇章。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故曰:教学相长也。 (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有嘉肴》中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2)《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 。 (5)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 ”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之法。(请用《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作答)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②其此之谓乎( ) 9.请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_____ ____。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 ____。 10. 本文的中心句是 。 11、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12. 文中多处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 ) (2)故人不独亲其亲( ) (3)男有分,女有归( )( (4)是故谋闭而不兴( )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盗窃乱贼而不作 潭西南而望 B.天下为公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故人不独亲其亲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货恶其弃于地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大道之行也》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7、“大同”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