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8112

【新情境·新趋势】2025年八年级下册 (语文)期中情境模拟卷1 (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559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情境,语文,模拟,期中,2025年,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情境模拟卷01 八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情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 5 题。(10 分) 当古老的黄河从青藏高原逶迤而来,一路奔涌,在壶口骤然收束,那磅礴的气势,瞬间震撼了所有人。河水裹挟着泥沙,如千军万马般咆哮着,( )出一道惊心动魄的弧线。瀑布飞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似碎玉纷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 站在岸边,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水汽,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里的一切,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古往今来,多少诗词歌赋,都在赞美着她的雄浑壮阔。 1.文段中加点字 “挟” 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jiā B. xié C. jiá D. xiá 2.文段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划 B. 画 C. 化 D. 华 3.下列对文段中画横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逶迤” 形容黄河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B. “磅礴” 指黄河气势盛大,雄伟壮观。 C.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非常大,耳朵都快被震聋了,突出了瀑布声响之大。 D.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用在这里形容人对黄河的改造。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古老的黄河”“磅礴的气势” 都是偏正短语。 B. “河水裹挟着泥沙” 一句中,“裹挟” 是谓语。 C. “那磅礴的气势,瞬间震撼了所有人” 是陈述句。 D. “黄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 “信天游” 的形式,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热爱和对革命岁月的怀念。 B.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文章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 C.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本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愉悦心情。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二、名著阅读(5分) 6.《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名著,书中对我国古代经典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请根据你的阅读,回答以下问题。 (1)《经典常谈》中提到的“四书”是指哪四部经典著作?(2分) (2)朱自清先生在书中对《诗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请简要概括《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3分) 【情景试题】 三、古诗默写填空(6分) 7. 阅读下面语段,填写空白。 踏入那片仿若《桃花源记》中与世隔绝的桃林,芳草鲜美, ,似是在诉说《诗经》的悠悠古韵。微风拂过,桃枝摇曳,恍惚间,《关雎》里 “ ,在河之洲” 的吟唱隐隐传来 ,那是恋人间质朴纯粹的告白。沿着蜿蜒小径前行,河畔芦苇丛生,恰似《蒹葭》描绘的景象,“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朦胧的雾气中,仿佛看到那位伊人独立水畔,勾起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无限遐想。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林梢,又忆起《式微》中 “微君之故, ” 的声声叹息,饱含着对归乡的期盼。在这静谧的桃林深处,思念也如《子衿》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 般蔓延,等待与眷恋,在这一方诗意天地中,悄然交织 ,谱写出一曲动人心弦的千古恋歌。 四、诗歌鉴赏(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请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