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8327

2025届中考二轮大专题复习01 中国古代政治(教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85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届,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国
  • cover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三中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2025届初三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 科目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复习 授课人 课题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专题时,已有一定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政治制度演变缺乏系统梳理,易混淆相关概念,且难以将政治制度与朝代发展相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他们具备一定分析归纳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读历史材料、深度比较不同制度的能力不足。在学习态度和习惯上,虽有中考压力带来的积极性,但存在死记硬背、缺乏兴趣、不善于总结归纳等问题。此外,该专题内容复杂,中考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这使得学生面临知识理解困难、答题无从下手、语言组织欠佳等挑战。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能依据历史纪年表,清晰梳理从夏商周至明清的朝代顺序,构建完整的时间框架,明确不同政治制度所处的时代背景,精准定位其产生、发展、演变的时空坐标,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史料实证:面对丰富多样的历史史料,学会甄别其可信度与价值,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比对,准确提取关键信息,用可靠史料论证历史观点,养成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历史解释: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朝代的兴衰交替等历史现象进行合理阐释,深入分析其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升对历史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唯物史观: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家国情怀:领略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认识到古代政治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激发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重要政治制度、各朝代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科举制的发展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特点; 对比不同政治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情境体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故宫吧,它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曾经有无数的帝王在这里发号施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想象一下,在那宏伟的宫殿里,大臣们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商议着国家大事,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套复杂而严密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就像一部精彩的长篇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它不仅影响着当时人们的生活,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探寻其中的奥秘。 中考二轮复习开篇导入吸引学生展开想象。 课堂讲授 (一)专题概述 中国古代政治包含政权更迭与政治制度两大核心板块。政权更迭:中国古代从夏朝开始,历经商朝、西周、东周(含春秋战国)、秦朝、汉朝(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明朝,直至清朝的朝代更替顺序。 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具体制度),以及地方管理制度(如行省制度) 。这些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二)重点详解 考点1:梳理中国古代朝代更迭 1.展示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 展示详细的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表中包含朝代名称、起止时间(标注公元纪年)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楚汉争霸、三国鼎立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