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8914

10《小石潭记》优质课教学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4-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654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小石潭记,优质,教学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0 小石潭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新 课 导 入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 习 目 标 1.能通过查阅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积累实词虚词及重点句式,从而发展语言素养。(知词义) 2.能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游记的线索,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从而提升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诵美文) 作 者 简 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诗文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代表作有《柳河东集》。 背 景 链 接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标注出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字音、停连、强弱等) 诵美文 篁竹( ) 清冽( ) 卷石底( ) 坻( ) 屿( ) 嵁( ) 俶尔( ) 佁然( ) 翕忽( ) 悄怆( ) 幽邃( ) 奉壹( ) huánɡ liè juán chí yǔ kān chù yǐ xī chuànɡ suì yī qiǎo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探究:通过自由朗读,你初步感受到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让作者很快乐。但空寂的环境,也流露出失意之感。 1.解释重点字词 通文意 为坻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凄神寒骨 坻:水中高地;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2.翻译重点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翻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停在那里)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内容。 1.发现小潭 2.潭中景物 3.小潭溪流 4.潭中气氛 5.交代同游 以游踪为线索 理线索、知内容 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崔氏二小生( ) 古义:停留 今义:住,居住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学后反思 古今异义 可 从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久居(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隶而从者( ) 副词,大约 副词,可以,能够 介词,自,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