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 游山西村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 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同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陆游的这首《游山西村》,看看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素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解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赏析诗中写景、蕴含哲理的名句。 3.感受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很多,保存下来的就有九千多首。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强烈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屈辱投降的行为,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表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故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没有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 写作背景 朗读诗歌 题目解读: 题目既交代了诗人所游地点及此诗的主要内容,又暗示了这是记游抒情诗。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七言律诗 tún xiāo 诗歌鉴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写出了农家人热情、淳朴、好客的特点 。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既写了农家的丰年景象又表达了农家好客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游览缘由:丰年待客 赏析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字用的好,为什么? 诗歌鉴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引用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 柳树茂密,山花红艳 游览路径:经山涉水 赏析颔联写了什么内容,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怀疑,可引申为担心 诗歌鉴赏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游览所见:春社歌舞 知识链接———社日 中国古代的社日节一年两次,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秋社报神,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喜讯,答谢社神。“社”,古指土地神。二月“春社日”是春季祭祀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又称中和节,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