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834

2.3.3溶解性分子的手性 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81489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必修,选择性,化学,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2.3.3溶解性 分子的手性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知道物质的溶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了解“相似相溶”规律。 2、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对其性质的影响。 学习目标 作用力类型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 作用微粒 分子 H与N、O、F 原子 强度比较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影响因素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形成氢键元素的电负性 原子半径 对性质 的影响 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溶解度增大 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主要影响化学性质) 课堂探究 温故知新 青蒿素的提取 《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团队先后经历了用水、乙醇、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最终用乙醚在低温下成功提取了青蒿素,治疗疟疾,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为什么需要用乙醚来提取青蒿素,用水不可以呢? 课堂探究 课堂导入 CH3CH2—O—CH2CH3 乙醚 青蒿素 极性上:青蒿素和乙醚的极性小,所以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 结构上:青蒿素中含有醚键,乙醚中也有醚键。 相似相溶! 一、溶解性 课堂探究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一 溶解性 CCl4与水为什么分层? I2 为什么会从水中转移到CCl4中? 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 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在碘水溶液中加入约1 mL四氯化碳(CCl4),振荡试管,观察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形成紫红色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再向试管中加入1 mL浓碘化钾(KI)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的紫色变浅。 溶解度 “相似相溶”规律 课堂探究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I2 在 CCl4 中溶解性比在水中好。 [分析]下列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H2O CCl4 I2 H2O为极性分子,CCl4、I2 为非极性分子。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 为什么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I2 溶于水中 溶液呈黄色 加入 CCl4 振荡 I2 溶于 CCl4 中 溶液呈紫红色 加入 KI 振荡 已知: I2 + I- I3- 溶解度 课堂探究 新知讲解 再如:为什么蔗糖易溶于水却难溶于CCl4,苯、萘难溶于水却易溶于CCl4 ? 【提示】蔗糖为极性分子,萘、苯为非极性分子。 水是极性溶剂,极性溶质(蔗糖)比非极性溶质(苯、萘)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Cl4是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苯、萘)比极性溶质(蔗糖)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 萘 苯 蔗糖 “相似相溶”规律一: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 课堂探究 新知讲解 NH3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 比较NH3和CH4在水中溶解度,为什么? 比较同为极性分子的NH3和SO2在水中溶解度,为什么? NH3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相似相溶”规律二:溶质与溶剂之间如果能形成氢键,会使溶解性变大。 课堂探究 新知讲解 戊醇中烃基较大,其中的-OH跟水分子中的-OH的相似因素小的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水 甲醇 戊醇 “相似相溶”规律三:分子结构越相似,其溶解性越好 甲醇、戊醇都是极性分子,为什么甲醇可以与水任意比互溶,而戊醇的溶解度小? 课堂探究 新知讲解 气体 溶解度/g 气体 溶解度/g 乙炔 0.117 乙烯 0.0149 氨气 52.9 氢气 0.00016 二氧化碳 0.169 甲烷 0.0023 一氧化碳 0.0028 氮气 0.0019 氯气 0.729 氧气 0.0043 乙烷 0.0062 硫化氢 0.3946 气体的溶解度(常温常压下,在100 g水中的溶解度) 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可增大其溶解度。 溶质与溶剂发生反应可增大其溶解度 2、发生化学反应: NH3、H2S、H2O分子同为 极性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