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0890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__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线索梳理与专项训练 (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284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轮,训练,专项,梳理,线索,古代史
  • cover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线索梳理】 时期 朝代 概况 奠基 先秦 ①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②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夏”“诸华”在同周边民族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 建立 秦朝 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统一岭南等地区 发展 汉朝 汉武帝时通过“推思令”、统一铸币、北击匈奴“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张骞通西域等措施,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 ①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 ②北魏孝文帝通过迁都洛阳、推行汉化等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隋唐 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了各民族的联系,民族和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宋元 ①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加强 ②元朝时期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人口大规模流动,促进民族交融 巩固 明清 通过册封、平定叛乱、设置机构等措施使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专项训练】 1.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主持治水有功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使得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戎、狄、蛮、夷联系不断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材料叙述了诸侯争霸的( ) A.历史背景 B.主要目的 C.积极影响 D.消极影响 3.晋文公娶了赤狄(狄人的一支)女为妻,在位期间完成了对周围戎狄部落的安抚和稳定;春秋晚期,南方长期接受其他民族文化侵染的楚国,也开始接受中原的文化,采用中原的谥号、礼法等。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民族交融得到加强 B.晋国对周礼的实践 C.晋国成为诸侯霸主 D.周王室势力的衰微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首《古风》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是在( )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3世纪 D.公元2世纪 5.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们都肯定了秦朝(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B.尊崇儒术,提高儒学地位 C.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 D.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 6.县域比较小,很难为那些希望脱离大一统控制而形成分裂割据格局的地方势力积累起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说明郡县制( ) A.降低了行政效率 B.促进了南北交流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民族交融 7.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赵人”“燕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但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仍然留存了下来。这说明秦朝的统一( )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B.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兼具政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 8.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公元前 141年 公元前 136年 公元前 129年 公元前 127年 公元前 118年 公元前 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下令铸造五铢钱 崩,葬于茂陵 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该帝王在位35年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9.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的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尊孔复古 D.颁布“推恩令” 10.“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