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2506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301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 cover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寓言二则》是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由《揠苗助长》《亡羊补牢》两则寓言构成。 寓言,就是从一个浅显的故事中,得到一个深刻的道理。本课两则寓言故事都是通过简短的文字讲述生动的故事,并将道理蕴含在与现实生活接近的故事中。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教材就接触过《坐井观天》《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寓言故事。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整两则寓言学习的顺序。《揠苗助长》从种田人的视角写出了他盼望秧苗早日长大的心情,做法却违反自然规律的故事。《亡羊补牢》则从养羊人丢羊后要不要补救的这件事,从养羊人和邻居的不同视角阐述了各自的道理,最终在事实面前养羊人幡然醒悟。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故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发多角度思考,获得丰富的启示。 语言运用:能读好对话的语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 思维能力: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物,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5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结合二年级上学期书写提示,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筋”。 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 4.积累语句,并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1.积累语句,并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 2.初步感知多维视角,在《寓言二则》的阅读中,培养并发展审辨式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 1.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2.请你把图转动180°,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情况会在生活中出现吗?让我们来看看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两组词语是根据偏旁区分开的,人类在不同的地方建造的住所,有不同的名称。而这些住所,有的类似洞穴,有些建在地平面上,或者山崖下面。 5.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6.出示图片,请同学说一说这些图片上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寓言故事,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板书课题:寓言二则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通过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7.“寓言”这两个字中哪一个字表示故事呢?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把什么寄托在故事里呢? 板书:故事 道理 8.我们就先了解故事。看看这幅图,是哪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初解题目,说说你理解的题目的意思。 拔起禾苗,帮助长高。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激发学生的思考,已顺利进入学习阶段。 环节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感悟寓意 1.学生自读后教师带读。 重点带读下列几个句子。 ①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②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③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④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⑤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2.带读后让学生同桌互读、合作朗读,说故事,悟道理。 随文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这几个词语,其中“巴望”可以用同义词替代理解,盼望、急切地希望、眼巴巴地望着;“焦急”可以通过字形,学生在三单元学过“焦”的本义,这里是新的意义的学习;“筋疲力尽”联系下文,跟喘气、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有白费等一起学习,让学生描述该词语;一大截,可以让学生比画描述理解。 3.小组合作感受一个人的视角看问题带来的结果。 ①四位同学一个小组。分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