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2921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授课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4757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中古,时期,欧洲,授课,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西罗马帝国灭亡 476 486 法兰克王国建 立 墨洛温王朝 时期 751 丕平献土 加洛林王朝时期 756 查理曼帝国 加洛林王朝高峰 843 凡尔登合约 法兰克王国分裂 800 教皇国形成 1096—1291 1229 十字军东侵 十一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天主教宗教异端裁判所设立 1337 1347—1353 1453 英法百年战争 黑死病流行 拜占庭帝国灭亡 南北朝时期(420-589) 唐朝(618-907) 宋朝(960-1279) 元朝(1271-1368) 明朝 715 查理马特改革 历史横向比较之中世纪时空观 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兴起,欧洲开始向近代社会过渡。 封君封臣制 度、庄园 和农奴制度 中古时期是哪段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历史概念 “当原住在中国北方的北匈奴被东汉王朝击败而举族西迁引起欧、亚民族的连锁型大移动时,日耳曼诸部落(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大规模南下的‘民族大迁移’浪潮也就涌动起来……持续了两个多世纪的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与如火如荼的奴隶、隶农起义交相涤荡,最终摧毁了西罗马帝国的统治,有力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与转型。”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背景:5世纪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古代史 近代史 476年 14-15世纪 中世纪史 一、西欧封建社会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 政治:封君封臣制 条件: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契约意识,权利义务相交织 封君封臣关系: 相互依存,双向的权利义务 影响:形成地方自治格局, 领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 出现不同程度分裂割据局面 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分封自己的人为封主,对封主的封主则无臣属关系。因此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一、西欧封建社会 从时间上看,中国的封建制度(封邦建国体制)源于公元前11世纪时期西周, 要早于西欧,但是而这比较起来,又有些异同。 相同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权利与义务归属严格, 都是封建等级制的具体表现 不同点: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产生早于西欧; ②查理马特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有偿分封,而中国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分封主体是同姓贵族,其次为功臣,异性贵族及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 ③西欧分封制所实行的是垂直式的管理模式,上级只可以控制其直接性的下一级,不能越级管理,所以很容易导致国王是名义上的全国主宰者,权力不大,相反地方势力逐步座大,导致分裂格局;而中国的分封制既有利于加强了周天子对新征服区的管理,也有效加强了王权。 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西周分封制 不同点 社会性质 纽带 统治方式 各级封建主不可越级统治 天下共主 相同点 思考: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 以土地为纽带 内容: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特点:等级秩序森严; 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结果:后期易造成分裂割据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以血缘为纽带 1. 政治:封君封臣制 一、西欧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庄园是建立在封君封臣制度基础上的。分封的内容不仅是土地,也包括土地上的农奴以及其他依附农民。通过按照等级来占有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方式,各级封建主才得以推行庄园农奴制,使封建生产在动荡纷争的环境中能够相对安定地进行。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领主城堡 教堂 马厩 谷仓 磨坊 领主自营地 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 性质: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